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10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
应在各领域布局工业软件协同创新中心

 

钱锋

■本报记者 张双虎 ■黄辛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芯’和‘大脑’,也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强调了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并指出我国高端制造业面临工业软件依赖进口的问题。

“当前我国多个高端制造业运行体系构筑在国外工业软件厂商提供的工具、平台和系统之上。”钱锋说,“这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构成了威胁,‘卡脖子’和‘断链’风险巨大,阻碍了我国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因此,钱锋建议,在石化、钢铁、船舶、汽车和集成电路等领域,重点布局建设若干工业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强化重点学科和龙头企业带动,加快工业软件人才引育步伐,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比如,建设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工业软件协同创新中心,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打造以CAD/CAM为核心,具有一体化、开放式架构,以及单一数据源与统一数据模型的软件体系,突破CAX三维建模一体化、智能优化设计、在线精细模拟和全球远程智能运维技术。通过上述产业领域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形成工程示范应用与引领效应,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方面,以创新中心为载体,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工业知识、软件知识、工业知识软件化等核心能力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以软件企业和制造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学科链和产业链的联动,实现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制造工业软件人才产学研融合培养路径。

“此外,应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和工程应用人才特区,搭建引才育才聚才平台,制定针对工业软件人才的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打造高质量复合型工业软件人才‘孵化地’。”钱锋说。

《中国科学报》 (2022-03-1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