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位文科讲席教授全职加盟川大
日前,7位文科讲席教授全职加盟四川大学。他们均是不同领域的文科名师大家,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点评:
“移花接木”本来就是大学学科发展的一种“通行”做法,而川大这次由于同时聘来了七位学术大咖,自然与众不同,更加引人注目。
“移花接木”固然可以短平快地繁荣自家学术花园,但这一学术花园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个学科、一个学术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带头人,同时还需要团队内部的共识和向心力,或者说需要一定的土壤和“微气候”。而团队的学术文化往往无法一蹴而就,“移花接木”固然有利于“立竿见影”,但学科文化的“磨合”或“重建”能否顺利完成,还有赖于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川大“大规模”引进文科讲席教授,大学领导自然在团队建设等方面有所考虑。但其他大学如果想“拷贝”此举,应当深思熟虑,不可贸然跟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陈洪捷
北京推进和田第一所本科院校筹建
日前,2021年北京市教育援疆工作会暨援疆教师培训会在新疆和田召开。会上提到,北京2021年计划投资近10亿元,实施60余个项目,着力改善新疆和田办学条件,并重点推进和田地区第一所本科院校的筹建工作。
点评:
和田地处南疆要地,建设软硬件设施先进的和田学院是接续国家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的当务之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补足对和田地区高等教育援助的短板,促进优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形成良好对接,真正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以满足和田250万常住人口对教育、文化、医疗和工业、农业等科技发展美好愿望的期待,也为内地人才“愿意去、干得好、留得住”提供条件保障。
建好和田学院对和田地区的综合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但建设难度也会超出预期,需要雄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整合好现有资源。自治区政府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应形成共识,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共克时艰、科学规划、见识见效。
——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党总支书记 林广成
辽宁“双一流”高校学费可适当上浮
近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我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政策的通知》称,“双一流”高校学费可适当上浮。
具体而言,国家确定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浮不超过20%;“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浮不超过15%;省政府确定的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自主选择本校当年招生专业总数20%以内的优势专业,上浮不超过10%。示范性软件学院及体育单招运动训练专业学费不执行上浮政策。
点评: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是“政策定价”,即政府制定范围,高校在一定的范围内收取学费。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按照《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高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即高等教育成本的75%应该由政府和高校承担。学生所承担的成本不能超过25%,25%是一条“政策红线”。
调整高校学费,应该建立办学成本随办学质量提高而增长的机制。如果能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让高校像一个独立的单位去运作,高校将能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应当像独立单位一样考虑成本、收入,及时向社会、学生公布各项财政收支,高校的办学水平越来越高,所需的成本也会变高,调价也就成为了正常的事情。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吴宏超
“7万硕士在送外卖”被辟谣
近日,一段硕士求职不成,转行送外卖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热传。视频中“中国有700万外卖小哥,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7万硕士研究生在送外卖”等说法,成了不少自媒体发挥的话题。不久后,上海市网信办打造的“上海网络辟谣”平台辟谣称:“全国7万硕士在送外卖”这一数据站不住脚。
点评:
尽管“7万硕士在送外卖”是谣言,但已存在的“硕士送外卖”现象并不能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问题。人生一个重要阶段就是准备就业,毕业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划,都在努力找到最合适、最光明的路。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现象非常常见,北大毕业生陆步轩成为一名猪肉行业的企业家也是一种成功。
对于当下多元化的职业选择,第一,政府需要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让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第二,社会舆论不应质疑,所有职业都是平等的,是社会所需的、合法合理的职业,要相信个体,每个人都清楚自身的选择。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 陈宇
《中国科学报》 (2021-03-30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