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29 17:16:55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院刊》:致力思想产品的科技期刊

 

日常工作一天,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一位研究员照例打开了工作邮箱,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推送的2021年3期目次。他向来通过这一“思想库”汲取科技信息和智慧。

中国的科学思想库,无论是研究其历史沿革及发展,还是探讨它的传播效能和影响力,都无法绕开《院刊》。在如何做好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上,《院刊》用十余年时间镌刻了一份答卷。

心中有丘壑

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第三期启动之际,《院刊》有了新定位——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我国之前尚无“科学思想库”类期刊,没有经验可借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6年过去,《院刊》真正做成了“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尤其是2016年以来,随着中国科学院被列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院刊》作为中国科学院高端智库的“名片”,愈加闪亮。

“中国科学院坚持‘全院办《院刊》’的原则,从编委会、人员、资金、办刊资源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强《院刊》的办刊能力。”《院刊》执行副主编杨柳春介绍。

《院刊》转型之际,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研究员担任主编。彼时,她不仅与时俱进地明确了“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的新定位,而且十分支持并呼吁其他编委支持《院刊》,使《院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正在任期的第六届编委会,由两院院士、国内外战略科学家、相关科研院所领导、院机关业务局负责人等50余人组成,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担任主编。

“此前,《院刊》主编通常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担任,从2017年2月第六届编委会成立开始,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任主编,足见对《院刊》的重视和支持。”杨柳春说。

这些支持绝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切实为期刊发展作出贡献。

白春礼为《院刊》撰写卷首语、序言、文章,参加相关活动,无不尽心。例如,任期内在《院刊》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70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思考》《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的基本内涵》《科技赋能扶贫 创新成就梦想》等多篇文章。

编委会是《院刊》的坚强后盾。编辑部只要找到编委,编委们总是积极热情地回应或帮编辑部解决困难。有的编委尤为严格认真,不管多长的文稿都会细致审理,高水准的审稿意见提升了文章的政策性和影响力;有的编委为《院刊》的媒体融合拓展出谋划策,使《院刊》快速建立了媒体传播矩阵;有的编委在帮助《院刊》策划、审稿的同时,还向编委会推荐高层次的编委;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一位编委的亲人在武汉、自己在北京,尽管忧心不已,却依然为《院刊》“智库战‘疫’”坚守职责……

杨柳春表示,编委整体层次高、覆盖面较广,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要求基本一致,在内容选题及办刊方向指导上极大加强了《院刊》的办刊力量。“正是有了编委会强有力的支持,才形成了《院刊》发展的良好生态。”

同时,《院刊》还拥有一支年轻有活力的编辑团队,“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编辑、创造性劳动”是他们的标签。

“不能被时代甩下来,更要与科学院相匹配。这是我们的信念,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杨柳春说,“《院刊》选题多由编辑部提出,所以必须培养团队对国家政策、科技信息的敏锐度,提升选题策划的高度与深度。”

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编辑每天都需提升自己。“请进来、走出去”成为团队学习的常态:不定期邀请院士科学家、传媒界大咖、商业精英等来编辑部传道授业;深入高校科研单位一线,与专家学者交朋友,问道“思想者”……做国家科技思想库,自己要“心中有丘壑”。

作好策划 当领跑者

内容是期刊的灵魂,选题策划就是内容的“编剧”和“导演”。围绕国家战略、中国科学院战略部署以及科学共同体的共同关切,《院刊》策划了一系列重大选题,以此体现“国家使命,科学担当”的价值理念。

秉持深厚的科学积累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大批科学家在《院刊》上发表了关于科学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章,在不同时期为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国家宏观战略与决策的制定发挥了导向和支撑作用。

例如,在把握科技战略方向方面,《院刊》先后刊发王志刚、怀进鹏、白春礼、李静海、徐冠华、王志珍、赵忠贤、徐匡迪等领导和院士专家的重要文章,为我国科技发展方向把脉指路;在学科发展战略方面,组织策划“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科学大数据发展战略”“合成生物学”等几十个重要专题。

主编白春礼在2020年《院刊》卷首语中写道:“近年来,我们策划出版重大选题近百个,广泛覆盖了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每个专题、专刊基本都是由我国该领域的领衔科学家或院士指导推进,从学科发展战略、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得到了科技界和国家相关决策者及相关部委、部门的好评,在国内科技智库期刊领域处于‘领跑’。”

杨柳春解释说,“选题方向把握得好、系统性强,才能让领域带头人愿意在这个平台发声。我们平台的科学性、思想性、战略性提升,又吸引更多更好的科学内容和专家思想汇聚,由此良性循环、正向发展。”

比如,“‘一带一路’建设对策研究”专题和“‘科学的春天’40年”专刊分别于2017年、2018年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的“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且均为唯一入选的科技期刊。

2017年第5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批示,此后《院刊》每年第5期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行选题策划,得到科技界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以2017—2019年的专刊为基础,还出版了《科技强国建设之路——战略与思考》一书。

“智库战‘疫’”专栏文章17篇文章,在《院刊》官方网站和中国知网中两个月的下载量为43660次;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2月10日至3月5日的阅读次数达258720次;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总阅读量达333830次。以此为代表的“品牌产品”,彰显了《院刊》作为智库媒体的策划与传播能力。

《院刊》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平均每期约稿、组稿约占发文量的80%以上。这些稿件却并非“召之即来,来之即登”。“每一个选题都要找编委、科学家探讨,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约稿,用3~6个月时间打磨。”杨柳春说。

编辑使劲“死磕”,把作者都弄“急”了,甚至作者有时还需要重写。无论谁的稿件,都必须经过双盲审,即使“智库战‘疫’”专栏文章每天都发布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经专家审理后,约稿仅有90%的录用率,而自主来稿更是百里挑一。

传播的“朋友圈”

2017年以来,《院刊》又有了新创想——着力打造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多元化传播平台,形成纸刊、论坛、新媒体、科技决策参考、战略决策咨询“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从选题策划到多元化传播平台的构建,《院刊》一直在探索提升影响力的实践。

“有影响力才是好智库期刊。但我们不把影响因子作为目标,而是用‘影响决策’和‘引领公众’的思想产品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在杨柳春看来,这是期刊“术”与“道”的区别。

一直以来,《院刊》背靠中国科学院、面向科技界,建立了自己的谱系。当下,用市场思维做科技期刊,眼光向外,互相搭台。《院刊》主动向互联网汇集、向移动端倾斜,让原本分散在“网下”的力量进军“网上”,挺进新兴传播阵地,争取更多的信息主动权和主导权。

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邮件推送《院刊》,推送对象包括科技决策层、管理层、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在内的40多万用户;

2019年,《院刊》主动联系学习强国,申请开通自己的学习强国号。这是所有强国号中第39个开通的,同时是科技媒体中的第一个;

《院刊》与新华社共同举办“国策论坛”,如“荒漠化防治与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中国”直播活动,160万人异地同频观看;

近期又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了图文、视频节目“闳议”……这使得《院刊》拥有了纸刊、网站、微信、微博、音频、视频全谱系的传播形态。

“大家觉得中文期刊不好做。但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做就有空间。前提是思路要转变,模式要转型。”杨柳春认为。

例如,2020年初疫情暴发,《院刊》意识到,必须快速反应、主动作为,以最快的速度将专家的权威声音传播出去,以对冲社会上泛在的信息。此时稿件平均加工时间仅6天,平均出版周期仅27天,对录用文章采取网络优先出版,并利用新媒体传播矩阵第一时间在PC端和移动端发布内容。

“从影响核心受众到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思想,畅通的多元化、立体化传播渠道成为《院刊》第一时间发声的有效保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增强了智库应急成果‘思想产品’的时效性,延长了信息生命周期,扩展了内容的影响广度和深度。”杨柳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传播矩阵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院刊》出理念、出思想,构建“内核”。这源自编辑部在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及传播平台等资源整合上统筹管理,形成了“一次采编、多种产品、多元传播”的工作格局。

“团队每个人的潜力都被挖掘出来,提出的意见能得到尊重和肯定,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拿出一件件‘精品’。与此同时,我们侧重把每个人的‘长板’发挥到最好。”杨柳春说。

未来,《院刊》将围绕“战略有高度、思想有深度、内容有广度、传播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打造“五有”期刊,继续行进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征程中。

期刊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刊》创办于198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高端智库类期刊。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18—2020年,在中国知网统计期刊影响因子中,连续3年在同类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为第三、第二、第一;在科学技术部中信所数据库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分第二、第一、第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