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自然》报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外许多大学纷纷采取了停课封校措施。这使得一些科学家,不得不对实验室内的实验用动物去留作出艰难抉择,或放生,或重新安置,在这个特殊时期,研究者们都在努力保护他们的研究和重要“实验伙伴”。
哥伦比亚爬虫学家Vivian Páez和同为爬虫学家的丈夫Brian Bock正在为即将孵化的龟卵发愁,他们不确定这些脆弱的小家伙能否顺利存活。
他们在安蒂奥基亚大学实验室里培养了近100个对温度十分敏感的海龟卵。由于疫情影响,大学暂停了所有研究和教学活动,因此Páez和Bock不得不把所有的卵搬进车库。Páez表示,这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行动,因为搬运过程中的动作、噪声和温度变化都可能影响卵的健康。
不过,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Páez车库里已经孵化了约15个卵。这些孵化出来的龟长约6厘米,他们打算饲养这些动物,直到取消封锁限制,把它们送回野生栖息地。“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实验伙伴’不是美洲豹或鳄鱼。”Páez说。
事实上,各地研究人员都因疫情面临着实验用动物的“生死抉择”。目前,许多实验用动物都面临死亡,特别是像小鼠这样的小动物,有的已经或将要被杀死。
美国许多大学实验室已经这样做了。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一名研究员不得不对超过2/3的实验用小鼠实施安乐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宰杀了600只老鼠;哈佛大学的两名科学家不得不杀死近一半的研究用小鼠;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一个小组被要求保留不超过60%的必需实验用动物。而那些研究已捕获野生动物的科学家则几乎没有选择。尼古拉斯州立大学鱼类生物学家Solomon David决定将他和同事两周前捕获的48条野生斑点雀鳝重新野外放生。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幸运的研究人员和实验用动物未受到疫情影响。意大利米兰大学动物福利管理者Giuliano Grignaschi说,学校在动物护理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米兰大学没有对任何实验用动物实施安乐死,希望研究人员能够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工作。Grignaschi说,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停顿太久,“还有那么多其他疾病患者仍在等待治疗”。(徐锐)
《中国科学报》 (2020-04-0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