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永谋 尹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23
选择字号:
微评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美]布莱恩·阿瑟著,曹东溟、王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6出版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评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这本书的题目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实际上作者并不是哲学家,最关心的也不是晦涩的哲学问题,而是以技术的设计和创新为核心的技术经济学问题。当然,阿瑟也没准备成为哲学家,而是想和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一样,成为关心技术的“技术思想家”。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写得也很通俗,大家都可以阅读。

从专业角度来看,阿瑟提出了一种有新意的技术构成理论,核心是技术的“递归结构”。也就是说,技术是由更小的技术零部件构成的,而技术零部件也是由更次一级的技术零部件组成的,如此分解到最后的基本单位是技术所捕获的自然现象。因此,某一种技术根本上是各种技术单元模块的特殊组合,设计就是对原有模块的重新组合,而创新则是要在现象或原理层面加入新的单元模块。

如何说明作为组合的技术之动态发展呢?阿瑟借鉴了达尔文进化论和库恩“科学革命”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库恩理论也是科学哲学借鉴进化论思想的产物——技术发展既有渐进性的设计积累过程,也有突变性的创新跃迁过程。

和萃思学(TRIZ)一样,这本书对于从事实际技术工作的工程师,尤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它被谷歌公司董事长的推荐语所佐证:“我们的Java,就是根据布莱恩·阿瑟的思想开发的。”

不过,说到哲学,他的许多说法就有些外行了。他看待技术的方式是经济学或工程学的,将技术等同于技术产品,基本目标是推动技术创新,理解技术也是为此而服务的。而事实上技术哲学的主旨主要是为了理解人在技术时代的历史处境,将技术视为人生活于其中的部分世界(包含技术文化、技术思想、技术知识、技术制度和技术产品等诸多要素),对技术效率的哲学分析终究也要服务于提升人类福祉。

话又说回来,阿瑟并没有打算写本哲学书,如此不更有价值吗?读的人不更多吗?

《消失的动物》,[英]埃罗尔·富勒著,何兵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尹烨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

评 《消失的动物》

本书作者埃罗尔·富勒是一位艺术家、作家和自然历史学家。1987年,他曾出版作品《灭绝的鸟类》,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本书译者何兵,也是一名自然保护工作者。俩人都为生态保护事业而奋斗,善莫大焉。

这是一本介绍灭绝动物的最后影像的图集,配有适当的文字。本书的设计富有艺术感,使用了特种印刷技术,灰色的封面、银色的动物图案、白色的标题,从特定的角度看,连标题都处于“看不见”的状态,正好点题“消失”二字。目录设计也很精美,使用了类似135胶片的照片,局部展示了28种近期离开我们的物种。本书的装帧采用裸背线装方式,除了具有复古文艺、不易散开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书本停留在任意页数都可以平铺开来。

从内容来看,作者明显更熟悉鸟类。在28个物种案例中,有21个是鸟类,其余7个是哺乳类,包括蝙蝠和水生哺乳类的加勒比僧海豹和白鳍豚。不出意外,你会发现不会飞的鸟更容易灭绝。而作为一种曾经遮天蔽日的物种,旅鸽的消失原因今天依旧是个谜。其实,我一直盼望能看到活的袋狼,正是因为此类食肉动物的缺失,才使得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成灾。

白鳍豚是入选本书的中国物种,它的消失原因令我们非常伤感,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船舶噪音影响以及新型捕鱼法的应用……想来不禁倍感唏嘘。感兴趣的读者也可查阅中华鲟濒危的原因,看看是什么阻止了其“洄游”。或许,人类永远不可能仅从单一学科的角度出发考虑自身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不怀有敬畏,迟早玩火自焚。

由于本书展示的是大量影像,即入选的都是1816年摄影技术发明后才得以“留世”的消失的动物。而在这之前,离我们而去的物种也着实不少,比如渡渡鸟就在1681年离我们而去。如果书中能给出一个列表和插图,内容会更丰满。

《中国科学报》 (2019-08-23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