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凡 沙爱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31
选择字号:
守好“农业芯” 种好“中国粮”

 

■通讯员 王一凡 沙爱红

“作物种质资源是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利用分子技术发掘其中优异基因,推动一场农业科技革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策略。”日前在江苏扬州举办的“2018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就“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物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对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促进我国农作物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

刘旭指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已取得多方面重要成就。不仅首次明确了中国9631个粮食和农业植物物种,同时建成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699个以及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保存350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49.5万份,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二。近年来,累计更新农作物种质资源43万余份,基本实现了有种可供,年均分发8.1万份次,同时构建了种质资源展示和共享平台,为农作物育种基础研究以及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目前,虽然基因技术等现代科技日益发展,但仍然不能创造基因,因此,利用分子技术挖掘种质资源中优异基因,评价、筛选有优异性状的种质显得尤为重要。刘旭表示,目前我国在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以及种质创新研究与有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处于国际前列。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4849.5万余份,国家长期保存350多种农作物的种质资源44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大部分为我国自有资源。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资源丰富,但也说明我们相对缺乏别国拥有的资源。为此,刘旭院士给出了建议,即在进一步全面普查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作物起源地及多样性富集国家的合作,加大优异资源引进和交换的力度,在将来基因争夺战中占主动地位。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国际交换收集行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庞大系统工程,有助于摸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收集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鉴定评价工作。既有效保护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也将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材料和信息支撑。”刘旭指出。

虽然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种质资源丰富与育种亲本贫乏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严重滞后等问题,刘旭对下一步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以“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评价、积极创新、共享利用”为指导方针,全面普查、系统收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引进作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的优质种质资源;深度发掘高产、稳产、绿色环保(重要病虫害广谱抗性、节水、水肥高效利用、重金属高吸附效率等)优异种质资源,加快优异基因、优异种质及利用技术的高效转移;针对优质(营养、食味、加工、保健品质等)、适宜特殊环境(农牧交错带、漏斗区等)、旅游农业等农作物特色种质资源,筛选和创制一批有育种利用价值和可直接产业化的特色种质资源,为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

“习总书记曾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农作物种质资源就是‘中国粮’的‘芯片’,当前经济社会对种质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我们研究者提出了更高挑战,希望实现粮食与食物的安全、人类健康的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刘旭说。

《中国科学报》 (2018-10-31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