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国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15
选择字号:
如气化墨 载灵承象

 

■吕国英

【笔墨境界之高低,不仅决定着作品境界,也左右着艺术审美。】

人类文明史,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不断创制工具、发现与应用载体的历史。科学探索如此,文艺创作亦然。

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文艺创作面临不少挑战,最为突出的是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从认知与实践论观点看,找到上质量、攀高峰的“载体”与“工具”,并创制应用之,是获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以绘画艺术言,笔墨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画面的核心要素。笔墨境界之高低,不仅决定着作品境界,也左右着艺术审美。

如何令笔墨进入清新、高格、纯净、融合、朴真与灵动?从笔墨的生发与演变发展中,似可寻出端倪。

从绘画艺术史观,笔墨发展演变迄今经历了线墨、意墨、泼墨几个阶段。线墨就是工描之墨,与求形状貌相牵;意墨就是意象之墨,与寄情寓意相契;泼墨就是抽象之墨,与挥洒心绪相和。“三墨”之后,或由“三墨”交互、融合、延伸出现的,是“三墨”合一。在承载艺术新象中,这种“三墨合一”之墨,突破既往笔墨诸法与技巧限制,追求笔墨浑朴天成之趣,呈现朴茂之境,表达朴拙之美,意为“朴墨”。最终笔墨将由泼墨、朴墨进入气墨,这是迄今可以预见的笔墨发展的最高形式。

按笔墨载象论,笔墨之变所带来的是艺术之象的改变,线墨所承载的是具象艺术,意墨所承载的是意象艺术,泼墨、朴墨所承载的分别是抽象艺术与真象艺术,那么,气墨所承载的就是灵象艺术。

气墨,是一种怎样的笔墨?

“气”之原字始自甲骨文,“气”为宇宙元气,亦为人之精气。“墨”从黑从土,仓颉会意造字,古来唯指黑色颜料。

气为天地人本之源,气之交感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墨为色相之本,呈万变之象。气墨,既为气墨合一,也为笔墨之态;既为笔墨演变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亦呈现艺术大美的载体。总言之,从线墨到气墨,灵象可望“现身”,从具象到灵象,笔墨实现至精。

显然,气墨浸润诗性精神、天地情怀与宇宙境界。从墨象上说,与灵象艺术相融合;从墨态上看,如梦似幻、深邃玄妙,进入笔墨的气境情态;从墨境上言,超越自然、功利、道德层面的经验审美,进入超验意义上的至高境界。换言之,气墨具有至精至纯、通天彻地、寂静天籁、灵动玄妙的仪态与品格,这些仪态与品格是独有的、唯一的,是笔与墨、天与人、技与艺等诸元素,均入“气”境而至天人合一的笔墨境界。

万物皆有三态,笔墨除各自的自然形态(固、液、气)外,在漫长的演变发展中,历代艺术先贤所创造的种种笔法、墨技,也为一态,因早已成“形”定“格”,为后人学步、研习之范,故在技术层面,可称技术状态。而上面所归纳探研的线墨、意墨、泼墨、朴墨、气墨,是以艺术之态承载艺术之象,可称艺术情态。笔墨的自然形态、技术状态与艺术情态在最高处汇合,形成天地人的跨时空统一,或许就进入了气墨之境。

笔墨在其演变发展中,因政经、社科、哲学、人文、审美等种种因素影响、制约与合力作用,在时空、地域、幅员与呈现、构成、传承等方面或有异同甚至迥异,并呈时段性、渐进性、反复性与交融性,表现出传承与发展、往复与并置、交互与融合等现象与特征,探研性与创造性地呈现出多种形式的排列与组合。但从认知、审美上,从艺术文明之大势所趋上,前行担使命,目标是高峰,回头必倒退,停滞无未来。换言之,笔墨走向气墨,是艺术审美之期待,也是灵象艺术之“纠缠”,更是从艺者的使命担当。

如气化墨,方能载灵承象。载体“盛”象论——绘画艺术是这样,其他艺术形式同样如此。

《中国科学报》 (2017-12-15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