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思洁
路过一间牛舍,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停下来,走了进去。
“你家养了几头牛?一年能有多少收入?”白春礼一面抚摸着黄牛,一面转过头向牛舍主人询问。
这间简朴的牛舍,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古周村。11月29日,白春礼来到这里,实地调研中科院在环江县古周村和下塘乡的扶贫示范项目。
“我养十几头牛,一年能挣几万块钱。已经养了6年了,吃的就是山上割下来的牧草。”牛舍主人回答。
对于当地人来说,科学种植牧草养牛是最近几年才时兴的。之前这里的农业发展基本依赖玉米种植,产量基本靠天,土地难以可持续,山上裸露的石头越来越多。
正是在这片贫瘠穷困的土地上,中科院人以石漠化治理、面源污染防控、生态产业培植和农产品加工等为抓手,采取政府—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产业规模发展。
走出牛舍,白春礼又向当地扶贫项目负责人询问了一连串问题,如现在这个地区一共有多少家农户,实际收入增加了多少,种植的牧草能不能满足养牛的需要,等等。
在古周村,科学家借助种草养牛示范基地,让石头山上的牧草茂盛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最近5年,示范区水土流失减少30%、植被盖度提高20%以上,替代型草食畜牧业等生态衍生产业让贫困户年均增收15%。
在下塘乡,畜禽废弃物及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惠及农户42户135人,废水中氮、磷及COD等去除达到95%以上农户,治理污水水质达到四类标准,相关技术已在环江12个养殖场运用,并辐射到广西陆川、博白、容县、富川等县。
科技扶贫,是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最好平台。过去30年里,中科院人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心无旁骛,一心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早在1987年,中科院就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院科技扶贫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开展山区扶贫,为我国实施大面积扶贫开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为扶贫事业的探索者。
著名的“八七扶贫攻坚战”,是中科院经过深入调研后向国家提出建议的;派出“科技副职”,也是由中科院最先启动的。“科技扶贫”的理念,在年复一年的实践探索中越来越完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也越来越显著。
30年的扶贫实践中,中科院总结出了三大科技扶贫经——科技项目扶贫、产业发展挂钩扶贫、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其中,依靠科技项目支撑地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中科院科技扶贫的主要方式。
当下,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中科院人仍在科技扶贫道路中摸索创新。
2015年中科院出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脱贫目标。
“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将每年直接投入扶贫资金2000万元,5年共投入1亿元用于科技扶贫工作,促进中科院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精准帮扶贫困人口脱贫。
如今,中科院承担了37个贫困县、乡、村扶贫任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革命老区农民脱贫增收和促进西藏、新疆农牧民增收致富。
除此之外,中科院还支持了四个定点结对帮扶贫困县——贵州水城县、内蒙古库伦旗、贵州六枝特区,广西环江县也位列其中。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个信念早已深深烙在了科技扶贫路上每一位中科院人的心里。
《中国科学报》 (2016-12-0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