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近来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中,出现了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常吃的一种蔬菜——鱼腥草,父母为正在坐月子的女儿用鱼腥草炖汤喝,因为它“被认为有利于伤口愈合”。鱼腥草在南方代表了许多人从小到大的家常菜的记忆,但近来,有网友发帖表示鱼腥草对肾脏有毒害,应避免食用,从而掀起了一场有关鱼腥草毒性的讨论。鱼腥草的毒性真的有如此凶猛吗?
答: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又名侧耳根,其新鲜植株破碎后有刺鼻的腥臭味,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尤以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省居多。鱼腥草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中医应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病症,因此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植物资源之一。
在鱼腥草含有的众多有机酸中,有一种名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马兜铃(果实)、关木通(藤茎)、广防己(根)、青木香(根)、天仙藤(地上部分)、朱砂莲(根)等均具利水、消肿、渗湿的功效,但因其会导致马兜铃酸肾病而限制了该类中药的临床使用。
但是,鱼腥草本身含有的马兜铃酸是微量的,《本草纲目》称鱼腥草有“小毒”,其毒性极低。作为菜品在日常食用,除非长期大量食用,并不会产生危害。比较典型的食物致病是两广地区咸鱼导致鼻咽癌,这是有确凿的流行病学调查结论证明的。而对于鱼腥草,并没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食用地区的人肾病比例高于其他地区。
目前,鱼腥草的副作用主要存在于药物制剂。2006年,全国出现了222例鱼腥草类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原因和众多中药注射液一样,鱼腥草注射液经过人工提取时,受技术限制,难以达到纯制剂的要求,植物蛋白无法去尽,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因此,在用作药物进行临床应用时需要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滴注时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输注。(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4-05-16 第14版 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