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弛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10-24
选择字号:
见微

 

“我绝不是天分高的人。我很早就认识到我的能力很有限,所以就集中我所有的能力做一件事,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如是说。他还说,在麻省理工学院有1000多名教授,他是唯一不教书的。

“现在夫妻、朋友吵架,都以为自己要是强者才好。其实不应是争取什么,而应是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把自己持守住。”

——南开大学学者叶嘉莹最近受访时说,她记得《论语》里的话,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都要求人对自己严格,她管这种品格叫弱德之美。

“‘师德红线’从根本上说,只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而提高教师师德的长效机制,不是加强师德考核,而在于在高校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学,让学校回归教育属性,让教师有教育和学术的尊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提高师德关键在师生共治。

“我从没想过做其他事情,我没有文凭,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对年轻作家来说,这么早就开始写作是艰难的。我不喜欢读我早期的作品,不是说我不喜欢它们,而是我已经认不出自己了,就像一个老演员回头看自己年轻时演过的角色。”

——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学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说,写作犹如雾中开车。

“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的钱,而没有注意到他是一个人。服务的终极目标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说。

“您唱歌、跳舞及其他任何方式的健身和娱乐本身并没有不妥。问题在于您活动的时间、地点与产生的动静大小是否对旁人造成了干扰。”

——近日,北京市部分公园试点的“降噪令”开始实行,评论员刘乃康撰文称:“但愿这个降噪令能有更多的公园跟进。”

“所谓青春,就是在无从应付的过剩活力与背道而驰的现实间寻求折中点,而且难以取得平衡,只能在向左或向右的选择中不断彷徨,是迷失的集合。”

——日本著名摄影家森山大道在其著作《迈向另一个国度》中如此写道。

“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从一位特种兵转岗为教育界人士,“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玉龙在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写作、学校文化和课程领域均取得建树。提出“原课堂”概念的李玉龙曾感叹:“中国的教育是一片沙漠。” (栏目主持:弛木)

《中国科学报》 (2014-10-24 第12版 视界)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