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MIT全球MBA项目启动 |
将中国元素纳入全球视野 |
|
本报讯(记者陈彬)日前,清华—MIT全球MBA项目(简称“清华全球MBA项目”)媒体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这标志着由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打造的清华全球MBA项目正式启动。
在发布会上,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MBA项目起源于美国,国内早期MBA教育也大多借鉴于美国。但当前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而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
“对中国人来说,全球化就是把中国作为全球的重要成员,而不是把中国和国际分开。因此,我们的商学教育也需要将中国元素纳入全球视野,会通全球通用商业之道,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这是变革时代的全球化要求。”在发言中,钱颖一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思考,我们推出了清华全球MBA项目。”
据了解,与以往MBA项目相比,清华全球MBA项目具有四个明显特征。而这些特征也体现了主办方“将中国元素纳入全球视野”的项目初衷。
“首先,清华全球MBA项目是全日制、中英文双语的MBA项目。要求所有中国学生能使用英语上课,而国际学生在毕业时,中文水平能够达到汉语三级水平。”钱颖一介绍说,该项目同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海外学习经历。为此,该项目除了与国际一流商学院有一个学期的交换学习计划之外,还安排了众多短期且有学分的海外课程。
其次,该项目将综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最优秀的中英文师资力量,并引入业界精英人士,为项目提供最具中国特色又具全球先进性的MBA课程。
第三,该项目每年共招收120名学生。其中预计一半为国际和港澳台学生,同时保证每年至少12个国籍的学生加入到学习中。“全球化的学生会给每个人带来全球化的视野,开拓大家的思路。为今后同学们在全球化的企业组织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钱颖一说。
最后,清华经管学院还将在此项目上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深入合作。发布会上,该院常务副院长S.P.科萨里(S.P.Kothari)表示,麻省理工学院将邀请清华教师定期赴美做访问学者,并在课程设计方面定期交流信息;同时,斯隆学院的教师也会定期来清华讲授课程;此外,双方还将在学生实践和实习方面做进一步合作。
在回答记者关于文化差异的问题时,科萨里表示,中美之间在文化和管理理念上有着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推动此项目建立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中国的管理者还是美国的管理者,他们都应该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科萨里说,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了解他国文化,更要懂得将他国文化的优点和自身文化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理念。而清华全球MBA项目的建立,正是希望企业管理者们拥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13-07-25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