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九尊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28 6:53:21
选择字号:
亚非拉:中国种业国际化跳板

 
卡利姆贝扎水稻种植项目是纳米比亚首个试验性水稻种植项目。 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
 
本报记者 龙九尊
 
亚非拉,中国上个世纪50年代起苦心培育的政治盟友,或将成为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国际化跳板。
 
商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10部委最近发布的《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对外援助等方式,带动中国种业企业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以此作为中国种业国际化的跳板。
 
这一国际化路径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与支持,不过他们也担心,国内种业企业研发薄弱,未必能够实现华丽一跳。
 
比较靠谱的路径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把国际化作为推动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努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对于生物育种产业的国际化路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带动生物育种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目标则是开拓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手段则是在海外设立生产示范园区,加强海外推广。
 
“这是比较靠谱的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非洲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良种、施肥等概念,中国一些种业企业通过扶贫方式到非洲推广良种,让当地农民感受到了良种的增产潜力,有可能开拓这一市场。
 
郑风田表示,在海外建立示范园区是个不错的介入方式。“你纯粹去卖种子,非洲农民是不会买你的,但你通过深入介入,他们发现你种子好了,就会买你的。”
 
实际上,中国在对外援助过程中已经建立一些“据点”。例如,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帮助几内亚比绍建立11个水稻生产示范点,示范种植面积2000公顷,繁育良种530吨,推广面积3530公顷。此外还援助马达加斯加试种34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4月份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透露,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21个农业援助项目,其中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47个。中国还承诺,在未来5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建立3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不过这份白皮书没有透露哪些种业企业参与其中。记者对国内种业前10强进行调查发现,奥瑞金种业已经向东南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山西屯玉种业系列产品已打入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种都种业市场网络遍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这些企业并不愿意过多谈论国际业务。“我们在东南亚能做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奥瑞金的一位人士透露,“我们在拉美和一些非洲国家也仅仅是试种和示范。”
 
屯玉种业市场管理部经理李斌告诉记者,在2008年时,屯玉种业的几个蔬菜品种已经打入东南亚市场,不过后来没有继续做下去。
 
“目前少数企业在做这样的事情,现在是搞一些试验站,没有成规模,搞基地的还没有。”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对本报记者说。
 
对于上述生物育种产业国际化路径,邓光联认为:“如果能得到国家的支持,还是有可能的。单独靠我们这些种子企业自己去弄的话,难度很大。”
 
科研拖后腿
 
最大的难题则是中国种业企业研发能力薄弱。李斌告诉记者,屯玉种业之所以没有再去开拓东南亚市场,是因为现在品种跟不上,“就是研发跟不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主任夏敬源今年9月份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我国大多数的种子企业在育种资源和人才上比较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强。
 
据了解,我国有400多家科研院所、5万多人从事种子研发,对新品种研发的投入少而且分散。只有100多家种子企业具有研发能力,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2%~3%,极少的占到8-10%。
 
除了研发能力普遍薄弱,国内种业还存在多、小、弱的软肋,目前中国有各类种子企业8700多家,其中69%是小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以上的仅有200多家。市场集中度低,而且市场份额也低,我国前10家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3%。
 
与此相反,跨国种业企业凭借雄厚的研发和资本实力,近年来一直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跨国种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种子市场,目前已有35家外资企业在华设立了种子企业。
 
在此状态下,倍感生存危机的国内种业企业,不得不看紧自家门前的地盘,而无暇顾及海外市场的开拓。毕竟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约500亿元,潜在价值达900亿元。“我们主要的市场还是在国内。”上述奥瑞金种业人士就对记者表示。
 
无论是在国内鏖战还是主动出击,从长远发展考虑,中国种业无法摆脱国际化影响。今年4月1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表示,要支持国内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指导意见》提出,在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国际化时,要处理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相互关系,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基础。“现在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也不排除开拓国际市场。”邓光联说。
 
《科学时报》 (2011-11-28 B1 中国生物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前的注意事项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