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非经过不知难”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分享扶贫故事

“原本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的改造,其实跨越了三个‘五’。”

7个省区,309对溜索,终于全部改桥。

回忆扶贫路上的艰辛,范小建感叹:“事非经过不知难哪。”

11月18日,应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邀请,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来到该校与学子分享扶贫一线故事。

溜索改桥跨越三个“五”丨将无偿捐赠变为爱心传递丨三度调整的国家扶贫标准

 

科技小院:与农民一起成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的名字和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分不开。名叫“小院”,其实作用并不小。

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一条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

同吃、同住、同劳动丨让农民成才丨科技带来智力帮扶

 

乡村脱贫路上的科技力量
——科院科技扶贫工作纪事

“今年,我的10亩猕猴桃果园总产量超过6吨,收入大约有16万元。收入是以前打工的好几倍,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刚刚完成采摘的贵州水城县村民晏庭银向“老师”钟彩虹汇报着今年的“成绩单”。他虽略带腼腆,但言语间还是掩饰不住幸福的喜悦。更令晏庭银高兴的是,他的果园由于猕猴桃产果率高、果形个大美观,在前不久还被评为了“2019年度贵州最美猕猴桃园”。

钟彩虹是科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员,自2013年起,她带领猕猴桃技术服务团队来到水城县,为这里的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出谋划策。她在水城县的“学生”已有千余人,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猕猴桃姐姐”,而她的“学生”们也都通过种植猕猴桃实现了脱贫致富。

科院的科技扶贫过程中,钟彩虹与水城县的帮扶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科院捷报频传,其定点扶贫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

科学扶贫规划先行丨科技+传统农业点亮脱贫新希望丨生态扶贫实现环境富民双赢丨异地搬迁谋幸福新生活

 科技小院:与农民一起成长
 付出结硕果 中科院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帮扶记
 白春礼再赴广西环江调研督导中科院扶贫工作
 中科院科技扶贫纪事:乡村脱贫路上的科技力量
 白春礼:把科研论文写在脱贫攻坚战场上
 中科院定点帮扶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6年
科技春天,因为有你 查看详细>>

种好中药材 开出“脱贫方”

云南省维西县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开发贫困县之一,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中药资源。为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曾多次到此指导中药材种植。

扶贫路,绕山间。多年来,黄璐琦带领团队已摸清我国2000多个县的中药资源情况,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帮助贫困地区通过种植中药材“造血式”发展。目前团队已累计培训基层人员220余万人,惠及362个县,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在以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为特征的大农业生产方面不具备优势。”黄璐琦认为,中药材种植通常规模较小,宜于开展精细耕作,尤其在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等方面独具优势。“要把脱贫攻坚与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绿色生态发展相结合,运用科学技术破解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让农民种好中药材,开出“脱贫方”,成为“致富宝”。

道地种 生态种丨技术硬 质量好丨建平台 有市场

 
 
 
 
 
 
 
 
 
 
 

 

 “事非经过不知难”
 彩云之南的科技春天
 把退休前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乡亲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 查看详细>>

科技造血 贫困村“龙马”显“精神”

道路两侧,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沿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援建的科学大道,天南海北的游客可以进入龙马村,享受静谧优美的自然风光。

龙马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曾经是革命老区金寨县一个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0.65%。“6年来,中国科大定点扶贫龙马村,将科教等优势融入扶贫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33%,目前仅剩的5户10人也已完成脱贫公示。”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党支部书记汪光辉说。

在龙马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大棚里的育苗泡沫板上薇菜孢子已经长出了芽,绿油油一片。

 

专家来到帮扶村 一树柑橘红到春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库首。“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以屈原《橘颂》为据,这里种植柑橘的历史至少有2300年。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脐橙滞销,果农们犯了难。了解这一情况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走进国内某电商平台直播间,做起了秭归脐橙的“带货主播”,如数家珍地向网友介绍其种植、口感、食用价值等。一场直播下来,6万斤脐橙悉数售罄。

邓秀新是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几十年来,他深耕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被誉为“柑橘院士”“新橘翁”,而在果农眼中,他则是脱贫致富“财神爷”。

推广种植技术: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丨培养“二传手”:以贫帮贫共脱贫建立试验站:建造脱贫“绿色银行”

 

院坝村,蜕变的1642天

距离北京2300公里的西南群山之间坐落着一个村子——院坝村,那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若不是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它很难与中国科学院产生联系。

从2015年9月10日到今天,在过去的1642个日日夜夜里,它历经了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由中科院定点帮扶。

2020年伊始,水城县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包括院坝村在内的1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但来自中科院的这份助力并不会就此停止。

 

腊肉“香”了 石榴“红”了 水池“多”了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

这个初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有些不一般。但对全国各地的科技扶贫干部们来说,即使因为疫情不得不放慢脚步,谈到打好今年的脱贫攻坚战,他们仍干劲十足。

环江的腊肉“香”了

淅川县的石榴“红”了

二道岩村的水池“多”了

赵贵山还一直在外东奔西走,忙着考察蜂糖李苗圃,找到优质的种苗。结合二道岩村的土壤、气候等因素,赵贵山发现,蜂糖李这种高效作物非常适合当地的农业种植。由于解决了灌溉问题,他信心满满,要大力推行这个项目。

距离北京2300公里的西南群山之间坐落着一个村子——院坝村,那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若不是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它很难与中国科学院产生联系。

从2015年9月10日到今天,在过去的1642个日日夜夜里,它历经了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由中科院定点帮扶。

2020年伊始,水城县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包括院坝村在内的1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但来自中科院的这份助力并不会就此停止。

 为了黑土地上的多彩农业
 一树柑橘红全年 科技引领扶贫路
 院坝村,蜕变的1642天
 科技造血 贫困村“龙马”显“精神”
 科技加持,小小食用菌铺就农民致富路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