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

科技造血 贫困村“龙马”显“精神”

道路两侧,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沿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援建的科学大道,天南海北的游客可以进入龙马村,享受静谧优美的自然风光。

龙马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曾经是革命老区金寨县一个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0.65%。“6年来,中国科大定点扶贫龙马村,将科教等优势融入扶贫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33%,目前仅剩的5户10人也已完成脱贫公示。”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党支部书记汪光辉说。

在龙马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大棚里的育苗泡沫板上薇菜孢子已经长出了芽,绿油油一片。

 

专家来到帮扶村 一树柑橘红到春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库首。“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以屈原《橘颂》为据,这里种植柑橘的历史至少有2300年。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脐橙滞销,果农们犯了难。了解这一情况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走进国内某电商平台直播间,做起了秭归脐橙的“带货主播”,如数家珍地向网友介绍其种植、口感、食用价值等。一场直播下来,6万斤脐橙悉数售罄。

邓秀新是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几十年来,他深耕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被誉为“柑橘院士”“新橘翁”,而在果农眼中,他则是脱贫致富“财神爷”。

推广种植技术: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丨培养“二传手”:以贫帮贫共脱贫建立试验站:建造脱贫“绿色银行”

 

院坝村,蜕变的1642天

距离北京2300公里的西南群山之间坐落着一个村子——院坝村,那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若不是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它很难与中国科学院产生联系。

从2015年9月10日到今天,在过去的1642个日日夜夜里,它历经了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由中科院定点帮扶。

2020年伊始,水城县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包括院坝村在内的1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但来自中科院的这份助力并不会就此停止。

 

腊肉“香”了 石榴“红”了 水池“多”了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

这个初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有些不一般。但对全国各地的科技扶贫干部们来说,即使因为疫情不得不放慢脚步,谈到打好今年的脱贫攻坚战,他们仍干劲十足。

环江的腊肉“香”了

淅川县的石榴“红”了

二道岩村的水池“多”了

赵贵山还一直在外东奔西走,忙着考察蜂糖李苗圃,找到优质的种苗。结合二道岩村的土壤、气候等因素,赵贵山发现,蜂糖李这种高效作物非常适合当地的农业种植。由于解决了灌溉问题,他信心满满,要大力推行这个项目。

距离北京2300公里的西南群山之间坐落着一个村子——院坝村,那里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若不是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工作要求,它很难与中国科学院产生联系。

从2015年9月10日到今天,在过去的1642个日日夜夜里,它历经了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所属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由中科院定点帮扶。

2020年伊始,水城县顺利完成了贫困县退出第三方专项评估,包括院坝村在内的13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但来自中科院的这份助力并不会就此停止。

        为了黑土地上的多彩农业
        科技造血 贫困村“龙马”显“精神”
        一树柑橘红全年 科技引领扶贫路
        科技加持,小小食用菌铺就农民致富路
        院坝村,蜕变的1642天
        科技“利器”助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