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亚岚等 来源:《肠道微生物》 发布时间:2025/8/25 16:32:20
选择字号:
肠道微生物通过甲基化调控肌肉纤维类型转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和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研究员唐中林团队在国际期刊《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s)上发表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通过调控关键代谢物甜菜碱(Betaine)的水平,影响骨骼肌中N6—甲基腺苷(m6A)修饰和慢肌纤维标志基因Myh7的表达,进而调节骨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该研究为骨骼肌纤维类型的遗传调控提供了新证据,并为畜禽肉品质改良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骨骼肌纤维类型不仅关乎机体健康和代谢稳态,还直接关系到肉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作为机体内“被遗忘的器官”,其通过影响靶器官m6A分子修饰在多种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肌”轴在调控人、小鼠和猪等物种的骨骼肌表型重塑、促进肌肉健康和提升肉品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肠道菌群为什么能够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团队采用了无菌小鼠和有菌小鼠模型,利用多组学技术,结合体外和体内实验验证,发现肠道微生物通过调控骨骼肌的m6A甲基化水平和修饰,调节慢肌纤维标志基因Myh7的表达,从而导致慢肌纤维增加与快肌纤维减少。这一过程受m6A甲基化写入酶METTL3和阅读酶YTHDF2的调控。

那么,肠道菌群是如何调控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团队通过对肠道、血液和骨骼肌的代谢组学数据联合分析,发现肠道微生物衍生的甲基供体——甜菜碱在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甜菜碱不仅促进Myh7基因表达,还有助于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类型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肠道“明星菌群”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简称AKK),通过协同调节甜菜碱水平和m6A甲基化修饰,促进肌纤维类型的转化与重塑。

研究挖掘和鉴定了影响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关键菌群、代谢物和基因,为深入解析肠道微生物在骨骼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未来可以精准地调控肌肉发育和健康、改良肉类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肉类产品。同时,该研究还为人类骨骼肌发育、肌纤维类型转化和肌肉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唐中林和该所副研究员杨亚岚为通讯作者。该所已出站博士后闫超、博士后姚一龙、博士生张兆博和已毕业硕士生李樊钦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5.2545434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一颗“Y行星” 木卫三或可成为巨型暗物质探测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