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银稳定同位素分馏揭示自然水体中纳米银的天然转化过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研究组近期在纳米材料转化过程同位素分馏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生态中心为该工作唯一完成单位。
该工作采用了天然稳定同位素来研究环境中纳米材料的过程和来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纳米银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现象,通过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了纳米银在转化过程中天然银同位素组成的极细微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过程能够导致不同的银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而通过同位素变化揭示了纳米银在自然水体中的转化途径与机理。这种基于天然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思路完全不同于常规的基于浓度或粒度的方法,不但可以提供反应过程中不依赖于浓度的多维信息,而且无需添加任何人为标记,因此为纳米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对于大时空尺度、难以人为加标的体系,该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途径。该研究也将稳定同位素技术拓展到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人工纳米材料与天然纳米材料在一些环境过程中具有显著不同的同位素分馏效应。这一现象为甄别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方法,从而为更准确的环境纳米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可能。
这一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 审稿专家高度评价为“一项开创性的里程碑式的工作”。Nature Nanotechnology 同期以Nanoecotoxicology: Nanoparticle behaviour dissected 为题专门配发了两页篇幅的news and views评论文章,对该工作的背景和科学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这一发现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证明了纳米材料的同位素分馏值得深入研究”。
该研究组在环境纳米材料环境行为方面已开展了10余年的研究工作,前期工作中发明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CE-ICP-MS)的纳米材料表征新方法,可在一次操作中完成复杂环境介质及消费产品中纳米材料的种类鉴定、尺寸分布表征和相关离子检测,相关论文已以VIP paper形式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i., 2014, 53, 14476-14479),成为继传统电镜、光散射技术之外的一种新的纳米材料表征技术。
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环境健康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来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