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方园等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发布时间:2012-8-10 16:08:31
选择字号:
内蒙古二连盆地冠齿兽科化石研究获新进展

 

图1 蒙古真恐角兽(Eudinoceras mongoliensis)头骨(IVPP V 18046)冠面(毛方园供图)

 

图2 蒙古真恐角兽(Eudinoceras mongoliensis)下颌(IVPP V 18047)冠面(毛方园供图)

内蒙古二连盆地在我国古近纪与新近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里不仅有发育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沉积地层,而且研究历史已有90余年,更为重要的是二连盆地古近纪与新近纪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已经成为我国以及东亚地区相关研究的对比依据,对于认识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冠齿兽科(Coryphodontidae)是一类已灭绝的大型植食性全齿类哺乳动物,在古新世末期至始新世中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在北美地区,其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分布较广以及数量多等特点使得该类群一度被认为是确定古新世末期至始新世中期不同时段地层的指示化石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区域性陆相古近系对比之中。但在亚洲地区,长期以来由于该类化石比较零散、特征界定不清等原因,在各个属种的分类命名上存在不少争议,使得冠齿兽类在亚洲及洲际陆相古近纪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和相关问题上并没有显现出它应有的指示作用。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发现了一些保存较好的冠齿兽类化石。该所王元青研究员和研究生毛方园应用该地区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最新资料,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该地区新采集的冠齿兽类化石进行整理研究并对该地区已有冠齿兽类化石的生物地层进行了厘定,成功地将冠齿兽类化石对应到亚洲生物地层序列和哺乳动物年代框架之中。2012年8月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50卷03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详细地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并通过对冠齿兽类化石牙齿特征的比较研究,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 & Granger,1931、E. 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 & Qi,1982和M.? minor Qi,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 mongoliensis Osborn,1924一致,并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 xintaiensis Chow & Qi,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 xintaiensis;而Metacoryphodon属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研究人员还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 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
 
据研究者介绍,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 zhichengensis Lei et al., 1987、E. youngi Xu, 1980、E. xintaiensis Chow & Qi, 1982、E. mongoliensis Osborn, 1924、E. crassum Tong & Tang, 1977和E. sishuiensis Wang, 1994。
 
通过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发现E. 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距今约为53-49百万年。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化石发掘与修理特别支持费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