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中强等 来源:《自然—地球科学》 发布时间:2012-6-27 10:54:17
选择字号:
大灭绝后生物复苏持续近千万年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中强团队研究发现,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后,仅有约10%的动植物侥幸存活,随后生态系复苏前后持续约近1千万年。
 
目前,国际地学界关于生命如何从这次大灾难中复苏的观点不一,其焦点是复苏的速度到底是快还是慢、模式与机制如何等。
 
陈中强联合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Michael Benton,对有关大灭绝事件对生态系的冲击、生物在大灾难之后复苏的报道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他们最近从中国南方获取的地质记录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该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
 
陈中强介绍说,生物大灭绝是由一些灾难性事件,如全球变暖、酸雨、海洋酸化和海洋缺氧等,对地球生态系的冲击引起的。在大灭绝事件发生之后的100万到300万年间,一些演化较快的生物类群如菊石类等能迅速繁盛,但是生物灭绝仍在继续,并一直持续到中三叠世早期。从早三叠世早期至中三叠世,三叠纪的生态系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结构逐步重建。一直到中三叠世早期,也就是大灭绝事件发生后的800万到900万年后,才又重新出现了一个稳定的、结构复杂的生态系。
 
“此时的地球生命也完全恢复了它们原有的生机。值得庆幸的是,这时的地球,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出现了大量新类型物种,许多已延续到现代。”陈中强认为,本次生物复苏进行得相当缓慢,其带给地球的正面影响就是重新调整了生态系结构和生物演化方向,催生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的雏形,促进一些全新生物类群的出现,如海洋底栖爬行类、十足目的甲壳虫类,还有陆地上的四足动物,甚至包括恐龙的最终出现。
 
陈中强认为复苏过程缓慢的原因包括:大灭绝事件对生物及其生态系的打击规模和残酷程度超出想象,致使海洋生态系严重退化到后生动物大爆发之前的水平;更为残酷的是,这些可怕的灾难事件在大灭绝之后五六百万年中多次重复发生。(来源:中国科学报 鲁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