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通过对牙齿标本的釉质稳定碳同位素比例进行分析,证明远古的步氏巨猿为纯C3食性动物,由此推测巨猿生活于森林环境,而且其绝灭可能与栖息环境退缩恶化密切相关。该成果近期刊发于《科学通报》。
据介绍,食性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起源、演化及适应性的关键要素,是古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步氏巨猿是最大的灵长类动物,曾被认为是人科成员或绝灭旁支,发现于华南地区,时代从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巨猿牙齿颌骨硕大,形态结构特化,其食性和生态环境备受关注,对阐释巨猿的演化和绝灭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凌霞和其团队对湖北建始龙骨洞和广西柳城巨猿洞发现的8枚巨猿牙齿及9种伴生哺乳动物的24枚牙齿进行了釉质稳定碳同位素比例分析。结果表明,巨猿及伴生动物群的食性均为纯C3食性。依据C3植物的分布规律、相关地区植被的C3/C4植物组成、巨猿动物群和古植物孢粉等综合分析,推测巨猿生活于C3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环境,应该是森林环境,而非开阔环境,而且巨猿的绝灭可能与栖息环境退缩恶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次研究的8枚巨猿牙齿标本均为残破牙齿,但保存部分可以鉴定是巨猿牙齿。24枚哺乳动物牙齿材料来自猪、丽牛、鹿、马、犀、貘、粗壮鬣狗、熊和大熊猫。
据了解,该研究的主要原理是:植物因为光合作用途径不同而分别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CAM植物在自然界中很少见,多数肉质植物属于此类。C3和C4植物具有显著不同的13C/12C比例,C3和C4植物的δ13C值变化范围有差异。85%的陆生植物都属于C3植物,包括乔木、大多数灌木、高纬度或高海拔以及温凉季节生长的草本植物。大约10%的陆生植物属于C4植物,现代热带和亚热带的草本植物以C4植物占优势。经过食物链,动物牙齿釉质稳定碳同位素比例δ13C可反映初级食物中的C3和C4植物比例。而研究发现,牙齿釉质在埋藏过程中,化学性质稳定,其中的结构性碳酸盐几乎不受成岩作用影响,是了解远古化石物种食性及生态环境的可靠记录。(来源:科学时报 柯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