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辉等 来源:JBC 发布时间:2012-3-6 16:19:16
选择字号:
研究解析病毒作用新机制
 
来自北生所的消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和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Enterovirus 71 Viral Entry: Cleft around Gln-172 on VP1 protein interacts with Variable region on Scavenge Receptor B2”的文章,解析了EV71病毒的作用新机制,并建立了一种新颖的EV71单轮感染假病毒报告系统,相关成果公布在《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协和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陈盼,技术员宋子林和祁永和为共同第一作者,这项研究由科技部973项目和北京市科委资助。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流行,该病2011年报告发病数居丙类传染病第一位,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深入研究该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对于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发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手段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研究发现EV71病毒通过其表面壳蛋白(VP1)五聚体周围的“峡谷” 区与已知的细胞受体(SCARB2)分子结合,病毒与SCARB2的结合使病毒粒子构象发生变化,这种变化(160S->135S)在病毒被内吞(内体pH 降低)过程中显著增加而使病毒衣壳不稳定,最终导致病毒粒子释放病毒基因组RNA完成感染过程。
 
除此之外,这项研究还建立了一种新颖的EV71单轮感染假病毒报告系统(single-round pseudotype reporter system),这一系统具有高灵敏和高可靠性,并能快速定量,为EV71侵入细胞分子机理的基础研究,EV71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苗中和抗体评价,以及筛选抗EV71感染抑制剂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技术手段。(来源:生物通 万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