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天文馆将延长开放时间,并推出多场主题科普活动,丰富市民节日生活,推动科普惠民。10月8日起,上海天文馆还将实行常态化延时闭馆措施,每日闭馆时间延后一小时,为公众提供更充裕的参观体验时段。
此次延时开放是上海科技馆科普月系列活动的重要延续。2025年9月作为全国首个科普月,上海科技馆三馆已开展了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百余场,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科普集市活动现场。
?
双馆延时开放助力夜经济,系列科普举措惠民生
上海自然博物馆于10月1日至7日推出“国庆中国龙奇妙夜”活动,每日延时开放,并安排红歌会、解谜故事会、电音夜、“龙漫幻想·二次元”、国风游园会等不同主题夜场,面向亲子家庭及年轻观众开展沉浸式体验。
上海天文馆同期延长开放至每晚8点,闭馆后还将开展“邂逅星空”特色观星活动。
为了使白天到馆的观众也能体验“赏月”乐趣,上海天文馆将在光学天象厅上演中秋特别节目,利用高精度光学天象仪还原上海地区的秋季星空;展区内,“月亮变变变”讲座、“星韵中秋”天文快闪、“岁时节令”中秋诗谜、“中秋话月”特别活动等多场互动科普活动也将同步开展。
上海天文馆仰望星空活动现场。
?
馆内还将开展“苍穹纪事”主题导览、“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公益观月等活动。线上VR赏月、元宇宙体验站等也将同步开放。
此外,从10月8日起上海天文馆闭馆时间将从下午4点常态化调整为下午5点。
全国科普月三馆累计推出百余场活动,构建全域科普新格局
9月,上海科技馆三馆联动,通过展览、直播、课程等形式共开展了百余场科普活动。其中,“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等10场展览累计参观超百万人次;近20场科普直播累计观看量达数百万,其中上海天文馆“共赏红月亮”月全食6小时直播吸引了687万观众在线观看。
“共赏红月亮”月全食6小时直播。
?
同时,为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文化体验,上海科技馆将原创科普展览“萌兽大熊猫”、“鲸奇世界”、“大国重器里的中国龙”,带去了俄罗斯达尔文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和喀什科技馆;“一平米博物馆”项目也已在上海市多所中小学落地。
“一平米博物馆”进校园。图片均由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提供
?
此外,“上海科普大讲坛”“绿螺讲堂”等讲座与课程,以及科学Live秀、科普音乐剧等互动活动也已同步开展。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表示,最好的活动永远是下一个,未来还将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资源下沉、科学文化创新与公众互动体验,推出更多吸引公众关注并参与的科普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