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实习生曹子衿,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0 9:06:25
选择字号:
2019年以来湖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面积超过160万亩

 

8月15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在长沙举行湖南省第三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活动,记者获悉,湖南自2019年以来共争取中央资金51.56亿元,实施了两轮山水工程及三批中央资金支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8批次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共完成生态修复总面积超过160万亩,其中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超过15万亩。

活动现场。实习生曹子衿 摄

  ?

活动现场发布并展示湖南省第三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二大优秀案例及七大典型案例,并为案例单位授牌。优秀案例包括岳阳市汨罗江流域生态修复、常德市穿紫河-柳叶湖生态修复、永州市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等。这些案例在系统修复治理方式、“生态修复+产业”融合模式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岳阳市汨罗江流域生态修复成果斐然。从治理到转化、从保护到赋能,汨罗江流域经系统治理,流域主要断面水质达标率超95%,52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年产值突破75亿元;建成全国首个GEP核算体系与平台;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让千年屈子精神和楚风古韵焕发新生。

此外,常宁市水口山铅锌矿通过“理念革新-制度保障-技术升级-产业融合”全链条发力和“预防+修复”双轮驱动,实现从“污染重地”到“绿色矿山”的转变,2020年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娄底市冷水江市锡矿山采取关停并转、技术升级、系统治理、产业转型等举措,年消耗尾砂20万立方,创造价值约1000万元,同时纵深发展锑金联合产业链,形成“锑金联合+矿旅融合”的多元产业格局。

生态保护修复专题科普公开课上,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成永生作《地球医生的“治愈术”——湖南矿山生态修复魔法之旅”》专题授课,讲授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原理、技术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