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7 13:45:03
选择字号:
跨越17000公里,他们将“大思政课”带到“丝路绿港”

 

今年5月时,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与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作为落实合作协议的重要工作,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深海绿港·丝路赋能”实践团跨越17000公里,来到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钱凯港自动化码头,了解绿色港口建设运营现状。

实践团。

  ?

屏幕另一端,三十余位师生在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广东等地,通过线上连线同步参与这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钱凯港作为南美首个绿色智慧港口,彰显了中国方案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贡献。”实践团指导教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戴磊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绿色数智港航方面深入探索,培养更多富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

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通过创造就业、支持教育、生态保护等举措,港口正从“外来设施”转变为“社区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钱凯港兼顾效率与责任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样本和标杆工程,为中秘合作谱写出更加宏伟的崭新篇章。

实践团成员正在港口参观学习。图片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

2024年11月14日,钱凯港开港仪式顺利举行。如今,一期工程将中秘海运时间压缩至23天,物流成本下降20%,秘鲁蓝莓经由“生鲜快线”直抵中国超市,当地鱼粉出口量同比大幅激增。

激增的货运量背后,是海外建设者们在异国他乡克服文化差异、日夜攻坚的坚韧与担当。这些中国工程师用汗水浇筑的,不仅是跨越太平洋的贸易通道,更是通向共同繁荣的坚实路基。

“钱凯港地处太平洋东海岸,这里的长周期波浪能量强、破坏力大,给港口工程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在授课时提到,作为中国工程师,能够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是一种无比的骄傲,这份荣誉感支撑着他始终坚守一线。

“本次全球挑战计划让我感受到技术驱动下全球物流网络高效协作的巨大潜力与战略意义。”上海交通大学2024级本科生臧瑷遥分享道,“与钱凯港的深度交流是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既有助于培养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也有助于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全球胜任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