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光电融合集成与通信感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晶圆级薄膜铌酸锂-磷化铟异质集成平台,攻克了高性能异质集成光电器件规模化集成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团队实现了高性能薄膜铌酸锂-磷化铟太赫兹光电探测器(3dB带宽140 GHz、响应度0.4 A/W、输出功率-1.7 dBm@100 GHz)、高速平衡光电探测器(3dB带宽60 GHz、共模抑制比>20 dB)、大容量相干接收芯片(单波单偏600 Gbps: 100 Gbaud 64-QAM、7通道单偏3.584 Tbps: 7 × 128 Gbaud 16-QAM)。该工作验证了薄膜铌酸锂集成芯片在大容量光互连场景下的应用,也为大容量6G光子太赫兹通信系统奠定了硬件基础。
该研究成果以“A 3.584 Tbps coherent receiver chip on InP-LiNbO3 wafer-level integration platform”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光学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西南交通大学为论文唯一完成单位,谢小军教授与博士研究生魏超为共同第一作者,闫连山教授与谢小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研究背景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的快速增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数据流量正逼近Pbps量级,对超大容量光互连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传统电互连受限于物理带宽限制与信号衰减问题,在能效、时延和扩展性上面临瓶颈,而光子技术凭借大带宽、低功耗和低时延成为关键解决方案。同时,6G通信向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扩展,光子技术具有大调制带宽、抗波束倾斜、与现有光纤通信系统无缝兼容等优势,可充分发挥光纤通信超大容量光互连的优势,实现密集基站、中心站、数据中心的大容量信号互联与汇聚。现有光子集成平台面临电光调制带宽与效率、光电探测带宽与功率之间的矛盾。
薄膜铌酸锂具有超大带宽电光调制的优势,成为光互连和光子太赫兹通信的重要集成平台。目前,薄膜铌酸锂片上半导体光源和光电探测器集成仍面临异质集成工艺(晶圆级大规模制备)、器件性能折中(带宽-效率-功率)、多功能器件集成(光源-调制-探测)等挑战,严重制约着薄膜铌酸锂平台在光纤通信、太赫兹无线通信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图1. 晶圆级薄膜铌酸锂-磷化铟异质集成平台
研究进展
针对上述挑战,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研发晶圆级铌酸锂-磷化铟流片平台,融合薄膜铌酸锂高速电光调制器和磷化铟太赫兹光电探测器设计,实现>50 GHz带宽、4 V半波电压的高速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140 GHz 3-dB带宽、0.4 A/W响应度的薄膜铌酸锂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其中,薄膜铌酸锂磷化铟光电探测器采用N型掺杂层下置外延结构,显著降低寄生电容和串联电阻,带宽未来可扩展至220 GHz。得益于薄膜铌酸锂-磷化铟波导耦合结构,实现波导光场高效耦合,响应度达到0.4A/W。同时,通过优化外延层匹配层结构,实现均匀光场吸收,结合阵列化器件结构,进一步提升器件饱和输出功率,在50 GHz、100 GHz和150 GHz下分别输出0.2 dBm、-1.7 dBm和-8.5 dBm射频功率,实现无射频放大的相干光信号接收,降低系统复杂度与能耗,能耗低至9.6 fJ/bit(200 Gbit/s)和13.5 fJ/bit(400 Gbit/s)。
研究团队采用楔形配对干涉2 × 4 MMI耦合器与2 × 2 MMI耦合器级联结构,实现紧凑型、宽带的薄膜铌酸锂90°光混频器。基于上述高效高功率太赫兹光电探测器,研究团队进一步研制高速平衡光电探测器(3-dB带宽60 GHz、共模抑制比>20 dB),并实现紧凑型90°光混频器与高速平衡探测器阵列的单片集成。研制的薄膜铌酸锂异质集成相干接收芯片支持单波单偏600 Gbps(100 Gbaud 64-QAM)信号解调和七通道3.584 Tbps(7 × 128 Gbaud 16-QAM)总通信容量。

图2. 薄膜铌酸锂相干接收芯片
未来展望
该薄膜铌酸锂-磷化铟晶圆级异质集成平台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数据中心互连、光子毫米波/太赫兹通信系统等领域,其高效率、大带宽、高功率特性有望为大容量光互连、光子太赫兹通信、太赫兹信号处理提供硬件支撑。未来,通过提升薄膜铌酸锂光电器件性能(带宽-效率-功率)、晶圆级多通道集成密度,有望进一步降低薄膜铌酸锂光子集成芯片制造成本,加速其在光互连、6G通信等场景中的应用。(来源:LightScienceApplications微信公众号)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5-01821-1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