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内多家单位联合执行的“深蓝智能i3航次”(以下简称“i3航次”)圆满完成。该航次自广东珠海起航,历时5天在南海北部成功实施“空-海-潜”三位一体无人集群试验,为海洋观测科学迈向智能无人化奠定技术基础。
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器海上观测。南海海洋所供图
?
“本次试验也是‘深蓝梦想2035’十年环球海洋科考计划(以下简称‘深蓝梦想2035’)的先行试验。”“i3航次”首席科学家、“深蓝梦想2035”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特聘研究员林间表示,“i3航次”是“深蓝梦想2035”的实战预演。作为我国首个鼓励全民参与的开放型现代环球海洋科考,“深蓝梦想2035”将持续十年(2025-2035)。其首航将于今年10月30日从深圳正式起航,历时200天,依次穿越太平洋、南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四大航段,停靠10个港口,总航程4万余海里。
“本次试验集中检验了十余套国产设备——包括航磁无人机、智能海水取样无人机、无人潜器及无人船等的海上协同作业能力与数据采集性能。”“i3航次”队长、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张旭博表示,研究团队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实现从高空到海面,直至海底的“同点、同时、多平台”海上观测,获取了南海生态环境的宝贵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海洋所研究团队将共同领导“深蓝梦想2035”印度洋航段科考任务。该航段负责人之一、“i3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帆表示,印度洋构造单元完整、岩浆活动丰富,其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对全球气候演变有着深远影响。下一步将在该航段开展高精度地球物理-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综合观测,揭示深部动力过程与表层生态系统的耦合机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