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期双清论坛(青年)“生物暗物质的化学探索”召开

?
2025年7月20—2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415期双清论坛(青年)“生物暗物质的化学探索”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及计划与政策局共同举办,论坛主席由北京师范大学陈兴教授、香港大学李祥教授、西湖大学张鑫教授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杨学明院士、论坛主席张鑫在开幕式上致辞。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主持论坛开幕式。
杨学明指出,“生物暗物质”作为当前国际科学前沿方向,其研究滞后严重制约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深入理解。随着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多组学等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的快速迭代,该领域正迎来重大机遇。本次论坛特别面向青年学者,激励他们以化学创新思维为引领、以多学科融合策略为支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推进“生物暗物质”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为引领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贡献智慧。
杨俊林强调,双清论坛是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聚焦科学前沿或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通过汇聚专家学者智慧,完善基金管理机制,为重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本次论坛旨在通过务实高效的学术交流,形成前瞻性建议,推动原创性突破。
张鑫介绍了本次论坛组织情况。他表示,“生物暗物质”作为极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在生命健康保障、农业安全防护、生物催化创新及绿色制造升级等关键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与会专家立足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性研讨“生物暗物质”探索的关键技术突破路径、功能机制解析方法与精确调控策略。
本次论坛围绕“面向生物暗物质发现和研究的创新化学技术”“生物暗物质的发现、鉴定与表征方法研究”“生物暗物质的作用机制、功能特性与应用前景探索”“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的生物暗物质研究”等4个议题,设置5个主题报告与21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深入剖析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凝练了核心科学问题,明确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多学科交叉推动“生物暗物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余位青年专家学者,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副主任詹世革、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唐隆华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代表受邀参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