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项“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汽柴油关键技术与示范”和“生物质高效分离并解聚制备结构单元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广州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蒋剑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材料能源处处长何京东,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吕建成,广州能源所副所长黄宏宇、孙永明、袁浩然,责任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定明月、四川大学教授李乙文、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秦培勇,咨询专家东南大学教授马隆龙、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全国、常州大学雷研究员廷宙、东南大学教授肖睿、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王铁军、桂林理工大学教授何方、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任强强等参会。
会议现场。广州能源所供图
?
吕建成在致辞时指出,广州能源所牵头承担的两项重点研发项目,是落实研究所“十四五”规划中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方向的重要成果。他表示,研究所将压实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并做好项目管理与协调、支撑与服务等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何京东对项目启动表示祝贺,并肯定了广州能源所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长期积淀。他强调,此次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度契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并表示推荐单位会持续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完成。
会上,项目负责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李孔斋,广州能源所研究员廖玉河以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从背景与研究思路、目标与任务分解、进度安排与经费分配、组织与管理机制、成果形式及评测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专家组经认真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全面,实施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任务安排合理,保障措施完善,一致同意两个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同时专家组也建议项目需进一步强化课题间协同联动,优化阶段性目标节点设计,注重全链条技术验证,加快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成果。
据了解,“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汽柴油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由广州能源所牵头,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10家单位协同开展攻关。而“生物质高效分离并解聚制备结构单元关键技术”项目由广州能源所牵头,联合东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3家单位协同开展攻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