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达5325种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
11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截至2024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达5325种,较2023年增加114种。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已逐步构建起中文刊服务本土创新、英文刊参与国际竞争的双轨发展体系。
全球十强科研城市,中国首次超半
11月16日,施普林格·自然在线发布《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追踪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4年在自然指数覆盖的高质量期刊上的科研产出变化。中国首次占据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一半以上席位,由2023年的五席增至2024年的六席。同日,相关数据也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二十周年学术年会上发布。
46.67公斤!小鼠等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并交付科学家
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14日随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顺利返回。本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6个实验项目,包括9种生命实验样品、32种材料实验样品和3种燃烧实验样品,总重量约46.67公斤。其中,小鼠实验样品着陆后,科研人员随即开展了现场处置。他们将通过观察小鼠的行为,并检测其生理生化等关键指标,初步解析小鼠对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与适应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空间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部发布1个重点专项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24〕28号)相关要求,现发布“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6年度第一批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8490万元,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安排资金公示
根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拟授予227项(人),合计安排2025年度省级财政资金8490万元。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首次发现晶质赤铁矿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Fe2O3)和磁赤铁矿(γ-Fe2O3)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每秒释放四百万亿颗“沙皇”氢弹!“拉索”解开重大谜题
11月16日,国产科技期刊《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与《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研究团队在两项成果,解开了困扰科学界近70年的难题。
两项成果中,一项成果发现,“进食”的黑洞是能力超强的宇宙线加速器;另一项成果,刻画了宇宙线能谱的细节,表明“进食”的黑洞是银河系内宇宙线高能组分的主要贡献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