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15:48:04
选择字号:
全球十强科研城市,中国首次超半

 

11月16日,施普林格·自然在线发布《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追踪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4年在自然指数覆盖的高质量期刊上的科研产出变化。中国首次占据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一半以上席位,由2023年的五席增至2024年的六席。同日,相关数据也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二十周年学术年会上发布。

增刊显示,北京继续保持2016年以来全球科研城市榜首的位置,上海仍居第二位。此外,2024年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广州、旧金山湾区、武汉、巴尔的摩–华盛顿,以及杭州。其中,广州从2023年的第八位升至第六,超越了旧金山湾区;武汉继续攀升一位;杭州则从2023年的第十三位跻身前十。从自然指数关键指标份额经调整后的数值来看,北京2023至2024年间,科研产出增幅逾9%,上海增幅近20%,而同期全球十强中的所有美国城市,其份额均有所下滑。

增刊还分析了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五大学科领域中的表现。中国城市继续主导了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这三个领域的榜单。其中,中国城市首次包揽了化学领域全球前十,在另外两个领域则各占六席,北京在这些领域均位居第一。

在生物科学领域,西方城市仍保持领先,纽约和波士顿位居前两位,北京排名第三。在2022年新纳入自然指数的健康科学领域,美国城市占据了十强中的半数席位,北京位列第六。上海和广州也进入这两个领域的十强榜单,其中广州增长显著。

2024年十强科研城市。图片来自:《自然》增刊

此外,增刊还聚焦了快速扩张的沿海超大城市所日益面临的地面沉降问题,尤其是在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全球科研合作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沿海城市的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城市继续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大多数学科领域增强了领先地位。今年的增刊也显示,当科研人员开展跨越国界、学科,以及内陆与沿海之间的合作时,就有可能产生强大的现实影响力,为地面沉降等挑战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 自然指数主编Simon Baker说。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智讯编制,是一个包括了作者单位信息和机构间关系的公开数据库,它追踪各机构对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这些期刊均由独立的科研人员小组依据期刊声誉选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