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郭建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4 7:43:57
选择字号:
面对不同剂量农药,草地贪夜蛾有灵活应对策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常用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生殖与迁飞行为的影响及其关键调控机制,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普通昆虫学》(Entomologia Generalis)上。

草地贪夜蛾应对氯虫苯甲酰胺胁迫的适应性策略。中国农科院供图

草地贪夜蛾食量大、迁飞能力强,是危害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害虫,在广泛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控的同时,其潜在的亚致死效应引发高度关注。明确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是否会触发草地贪夜蛾生殖与迁飞行为的适应性调整,并揭示其内在机制,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难点与重点。

该研究系统评估了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进而从分子层面阐明其调控机制。研究发现,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但同时,草地贪夜蛾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迁飞—生殖权衡来应对不同剂量氯虫苯甲酰胺的胁迫压力。其中,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诱导草地贪夜蛾迁飞,以规避农药对后代的伤害;而中等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则增强成虫生殖能力,以减少对种群数量的负面影响。

研究还揭示了由卵黄原蛋白和脂动激素基因介导的适应性分子机制,为优化田间农药使用、控制害虫再猖獗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7/entomologia/2025/297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特殊引力波事件指向“第二代黑洞”存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科学家提出“冷冻表界层分析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