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4 16:45:03
选择字号:
受植物根系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启发
新型单阴离子传导固态电解质可用于柔性锌-空气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院士、副研究员窦浩桢团队在柔性锌-空气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受植物根系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启发,构筑了一种安全、环境友好、具有多层级离子传输通道的单阴离子传导固态电解质,由其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柔性锌-空气电池示意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柔性锌-空气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成本低等优势,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其的应用关键在于设计安全、环保的固态电解质。目前,常用的凝胶电解质存在机械性能差的问题,以及高腐蚀性溶液渗漏的风险。阴离子交换膜可避免使用强腐蚀性溶液,但其保水率低、离子导电性差。

本工作中,团队通过在功能化碳纳米管和聚丙烯酰胺形成的骨架中,原位聚合具有单氢氧根离子传导的双阳离子聚合物,构筑了多层级离子传输通道,赋予该电解质良好的吸水保留率、超高的离子电导率、优异的拉伸性和良好的锌阳极可逆性。团队组装的锌-空气电池具有764mAh/g的高比容量,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52mW/cm2,并保持了1050次循环(350h),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该工作为氢氧根导体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拓宽了氢氧根导体的定义和范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738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