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6/23 7:18:16
选择字号:
鸟儿为何飞得如此轻松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鱼鹰、鹰、猎鹰甚至秃鹫可长时间在空中翱翔,而很少扇动翅膀,显得轻松惬意。这种沿着上升气流滑翔飞行方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让科学家着迷。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首次报告称,翱翔的鸟类是利用肺部来增强飞行能力的,且该能力随时间推移而不断进化。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哺乳动物在呼吸时,空气沿同一路径进出。相比之下,鸟类的呼吸方式很独特:肺是固定的,空气通过一系列气球状的气穴以一个恒定的方向泵入其中,这些气穴会膨胀和收缩。从这些气穴分出许多称为“憩室”延伸部分,憩室的功能迄今人们仍不太清楚。

研究团队在一个红尾鹰解剖研究中,偶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气囊,称为胸肌下憩室(SPD)。通过CT扫描观察,研究人员发现,胸肌(下冲拍打肌肉)和喙上肌(上冲拍打肌肉)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凸起,这两块肌肉都位于红尾鹰胸部靠前的位置。

团队推测,这种气囊可能对翱翔的力学原理很重要。为了验证假设,他们调查了68种鸟类中气囊的存在与否,这些鸟类广泛代表了现存鸟类的多样性,以评估翱翔飞行和这种独特结构是否与进化有关。

结果非常明确:SPD在翱翔鸟类谱系中至少进化了7次,但所有非翱翔鸟类都没有这种基因。这种进化模式强烈表明,该独特的结构对于翱翔飞行具有重要的功能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囊对飞行力学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数字方式模拟了气囊对胸肌的影响。计算机模型表明,气囊膨胀会增加胸肌的杠杆臂,SPD提高了鸟翼保持在水平位置的能力。研究中,团队也排除了SPD其他功能的可能性。

此次研究显示,与哺乳动物的肺不同,鸟类的肺不仅可用于呼吸,其肺部还有一种构造,可在翱翔时更好地运用飞行力学。这也意味着,鸟类的肺可能具有许多其他尚未发现的未知的、有趣的非呼吸功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