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生殖医学与医学遗传学家、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首席科学家卢光琇教授在长沙提出现代化人类精子库概念。
?
研讨会现场。王昊昊 摄
当天,第一届全国精子库未来发展建设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全国29家精子库主任们首次齐聚一堂,共同回顾42年来全国精子库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精子库未来的发展规划。
卢光琇表示,所谓现代化人类精子库,就是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根据精子库发展的需求,发明或改进冷冻技术,改善软硬件设施,促进管理智能化,提高服务质量等,使得人类精子库符合现代化生产力水平;紧跟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行业标准,形成满足当前需求且能适应未来发展的人类精子库模式。
?
卢光琇回顾我国精子库建设历程。王昊昊 摄
这一概念的提出,离我国首个精子库建立已有42年——1981年,卢光琇创建中国第一个人类精子库,在此之前,男性无精症者几乎不存在生育的希望,辅助生殖技术更是无从谈起。
目前,精子冷冻已然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严重男性不育患者即使是无精症患者,也可以通过显微取精的方式帮其找到微量精子甚至是单精子。但这些方式取到的精子往往极其宝贵,如果在手术或精液中出现的精子不能及时安全冷冻保存,这些患者可能永远失去生育自己子代的机会。
研讨会现场,卢光琇回顾了我国精子库发展历程。
1979年,卢光琇的父亲、中国医学遗传学奠基人卢惠霖教授转给她一封信:“卢老师,现在牛这样的动物都有精子库,为什么人没有?我很想要一个孩子,但我是个无精症患者,我愿意接受别人捐精,生出来的孩子我也当亲生的。我愿意第一个做实验。”
这封信给了卢光琇极大触动。这也成为了中国人类精子库事业开拓的起源。
“踩着单车探访牛精子库”“没有实验精子就动员自己的丈夫捐精”“看着冒烟的液氮怕爆炸整夜无眠”“因做精子研究被身边人歧视认为‘很黄色’”“被病人追捧,感谢信纷至沓来”……卢光琇生动而深情地讲述了精子库创建之初的艰辛历程,引发阵阵掌声。
精液有了,前期准备工作也就差不多了,研究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没有液氮保存精子,只能去工厂讨要;没有冷冻精子保护剂,卢光琇就自制;没有恒温箱,就用报废的旧设备维修改造……
卢光琇清楚记得,1981年10月,她借用了湘雅医院烧伤科的新建实验室,利用其设备使精液冷冻复苏率达到40%。
在最初的20年时间里,精子库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仅中信湘雅医院人类精子库一家机构就为全国各地生殖中心提供了大约75%的精子。直到2002年之后,随着国家精子库技术管理规范的出台,精子库终于迎来蓬勃发展期。
如今,全国已有29家人类精子库、实现了供需平衡。
“目前我国的人类精子库建设及相关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卢光琇表示,未来的精子库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冷冻精子,准确知道其储存位置并随时将其定位、取用,“中信湘雅医院已经在开展相关技术及应用。”
研讨会上,业界专家学者围绕精子库安全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遗传筛查应用、新技术开发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成员、重庆市人类精子库副主任杨继高表示,精子库的职能包括招募捐精志愿者,提升因患癌等疾病后丧失生育能力男性的生育率,为公安、消防、运动员等群体储存精子,为暂时不想生育的男性保存生育力等。随着社会对辅助生殖技术和保存生育力的不断认可和重视,未来精子库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精子库的管理也会越来越规范。
杨继高表示,随着精子库的冷冻精液数量越来越多,要注重借助精子库来发展男科学。“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中男方和女方大概各占一半,当前很多医院的生殖中心里大多数医护人员是解决女性妇科等疾病的,男科医生比例很小,但其实流产等情况往往是男性精子质量低导致的,要借助精子库把男科事业做大做强,同时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打造一批自研自产的相关试剂、耗材、设施设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