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的世界,同类之间偶尔的“打斗”是促进它们群居生活“日久天长”的必要条件。而一个物种对同类的攻击性强弱是可塑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科研团队通过一项针对大蚁蛛的行为学实验发现,用镜像模拟的群居生活可以降低大蚁蛛的争斗行为。这项研究成果4月在线发表于《动物认知》期刊。
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物种对同类的攻击性强弱是与其社会性程度密切相关的。永久社会性物种通常不对同类表现出攻击行为,而非社会性或社会性程度较低的物种通常具备很强的争斗行为。
版纳植物园节肢动物行为与生态研究组研究生董冰和导师、研究员陈占起等人合作,选择了大蚁蛛作为研究对象。
据介绍,大蚁蛛是一种拥有超长亲代抚育行为的跳蛛,它们的社会性程度极其接近“永久社会性”水平。它们和家庭成员能够保持紧密互动的关系,甚至还拥有识别亲人的能力。
“大蚁蛛和母亲、姊妹,包括兄弟相处时,几乎不表现争斗行为,但有些个体相遇时又表现出强烈的争斗行为。” 董冰说,他们想要探究这种争斗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为此,研究团队先提出了两个假设:大蚁蛛的争斗行为只针对非家庭成员;群居状态下争斗行为较弱,而单独生活的个体表现强烈的争斗行为。于是,他们将大蚁蛛按照是否有直接亲缘关系(母子或姊妹)、是否处于群居状态两两配对,测试了它们的争斗行为。
结果表明,大蚁蛛的争斗行为与亲属关系无关,而是与群居条件密切相关。群居条件下的大蚁蛛争斗行为弱于独居的大蚁蛛。
此后,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更为有趣的想法:独居个体的攻击性能否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而降低?以此探究大蚁蛛争斗行为的可塑性。
董冰介绍,考虑到跳蛛拥有发达的视觉系统,在这个实验设计中,研究人员用五面镜子替代五只真实的大蚁蛛模拟群居状态,把经历过隔离的大蚁蛛单独放在只有镜像的饲养盒中,每隔三天测试它们的争斗行为。结果表明,用镜像模拟的群居也能降低大蚁蛛的争斗行为。
“没有同伴的气味,也没有和同伴的身体接触,这种情况下大蚁蛛的攻击性还能降低,这说明视觉信息对于争斗行为的调节非常重要。” 董冰解释,与基于化学信息或直接接触(如打斗)导致的攻击性降低相比,基于视觉的攻击性降低的优势在于,信号的接收者能在实际打斗发生之前评估对手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0071-022-01618-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