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11 16:32:28
选择字号:
直击2022中国计算机大会
百度王海峰: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构建开源生态

 

12月8~10日,2022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2)线上召开。12月9日上午,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等专家学者,围绕“把握万物智能互联新机遇 构建全球化开源生态”主题,剖析中国在万物智联时代的核心科技竞争力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构建生态将是未来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开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方式。王海峰表示,“构建开源生态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立足中国,要求‘根要扎得正,也要扎得深’;面向世界,则是要格局大而宽,两者相辅相成。”

开源生态是技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源生态凝聚着科研人员、开发者的集体智慧,具有开放、协作、共享的特点,让技术人员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创新。

“开源为计算机领域,乃至整个信息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我相信开源会更加重要。”王海峰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深度学习框架。深度学习框架下接芯片,上承应用,作用堪比操作系统。他认为,构建我国自主的深度学习开源生态,是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促进技术和产业发展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

构建开源生态既要立足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在王海峰看来,立足中国,是要把智慧汇聚在自主的平台上,基于自主的平台进行创新和发展。而立足于中国的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构建开源生态,有助于我国技术和产业安全,培育自主产业体系。同时也要培养具有开源素养的人才队伍。而面向世界,一方面,要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面向世界也要拓展我国开源生态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创新,促进我国开源生态建设。

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建立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生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离不开一“软”一“硬”两大基础,“软”是深度学习框架,“硬”即是芯片。

以深度学习框架为例,飞桨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的深度学习平台,在很多基础能力上,已经和国外最顶级的开源框架旗鼓相当。在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方面,比如动静统一的核心框架、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多端多平台推理以及产业级模型库等,具有领先优势。同时,飞桨平台是立足于中国的产业需求发展起来的,有非常鲜明的“源于产业实践”特质。

中国信通院最新报告显示,开源开放的飞桨已经成为中国深度学习市场应用规模第一的深度学习框架和赋能平台。目前,飞桨已汇聚535万开发者,服务20万家企事业单位,基于飞桨构建了67万个模型。“我们的开源生态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会继续壮大,成为在全球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生态。”王海峰说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APP推出论文&基金全新活动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