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应用省级GDP和交通等数据,结合中国碳排放数据库的排放清单,对2020年上半年的中国省级碳排放变化进行了估算。相关成果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杂志上。
受疫情影响,中国今年一季度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11.0%。受到疫情期间第二产业GDP下降的影响,湖北省的二氧化碳减排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4.4%,达到40.7百万吨。广东、江苏和山东三个高排放贡献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1.6、17.3和16.8 百万吨。华北平原和华东地区的省份出现了10~15百万吨的下降,对应的第二产业GDP同比下降10~20%。相比之下,西部等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下降0~5百万吨,与排放基数和受到疫情影响较小有关。而在2020年第二季度,由于经济复苏,大多数省份的降幅较小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交通运输由于受到疫情期间“封城”、“居家令”等影响,是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最显著的行业之一。研究团队分析了各省份地面交通减排后发现,31个省的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量同比下降32.7%。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关系。六个发电集团的平均日耗煤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平均降幅为13.4%,峰值下降25%。该结果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逐日确诊病例数有较好负相关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封城等措施的实施,交通、电力、工业生产等方面活动有明显降低。但是疫情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尤其在中国省级尺度,还鲜有报道。由于传统的清单受限于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往往滞后2-3年,因此需要新的方法和资料来弥补这一不足。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035217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