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首批33个概念验证项目亮相 |
填补实验室成果与市场间的鸿沟 |
|
“我们有5个概念验证项目参加了路演,从路演表现来看,企业对我们的项目都很感兴趣。”11月20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在京举行了首批33个智能装备领域概念验证项目路演活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如是说。
“让‘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路演活动旨在聚焦基础研究或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填补实验室基础研究与市场化之间的鸿沟,探索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新模式。
挖掘概念验证项目
为推动北京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早在2006年,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北京市发改委、市科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启动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科技服务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11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挂牌,挂牌实验室数量达 243家。
“概念验证项目是指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内,依托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国家各类重点研发专项,为减少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进一步开展技术可行性、商业可行性论证等工作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概念验证项目旨在通过1~2年的验证时间,形成原理样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企业开展合作或注册成立新公司。
此前,中关村管委会面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新材料等7个高精尖产业领域,启动了首批概念验证项目征集工作。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33个项目,经过初评后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了项目路演环节。
中关村管委负责人表示,通过项目路演,科学家可以对概念验证项目技术先进性进行判断,行业头部企业代表对概念验证项目技术进行应用价值的评估,职业经理人则对概念验证项目未来规划进行评测。
把高科技拿出来“晒一晒”
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机器人安全的电子皮肤技术研究、柔性机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这些前沿科技成果,展示了院所高校的创新实力。
例如,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带来了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该项目基于视觉和激光技术在线引导机器人末端位姿,构建全闭环控制系统,在线修正定位误差,实现机器人末端的精确测量与定位,保证机器人加工系统的加工精度。
该概念验证项目一亮相,就受到专家和企业的追捧,专家不断追问,企业代表纷纷示好。
“对概念验证项目的验证,将让具有潜在使用价值、高门槛值以及国际或国内行业领先技术的项目,吸引不同的科学家围绕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说,“从参加路演的概念项目来看,这批概念验证项目都是具有高门槛值的前沿技术和具有潜在市场应用价值的项目。”
“我们参加路演的项目处于产业化最前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路演验证,给未来的科研方向明确了目标,也给我们提供了产业化合作空间,实现了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早期融合。”赵晓光说。
疏通成果双向链接的快车道
另一方面,多家参会的企业对路演活动表现了更高的关注度。
遨博智能是一家专注从事协作机器人产品研发的企业,其机器人不仅应用在华为、宝马等3C与汽车行业,还扩展应用到了餐饮服务和医疗健康领域。
遨博智能董事长魏洪兴说:“这次路演项目中,有的高校和研究所研发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控制、人机交互以及理疗按摩等关键技术,这些成果可以在我们公司共同研发、快速转化。”
据悉,中关村管委会将通过开放实验室概念验证项目计划,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以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打造中关村特色的“实验室经济”。
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介绍说,此次路演中得到与会企业的投资和联合研发支持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将优先给予配套支持,加速概念验证进程。同时中关村管委会也将搭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创新中心为这些概念验证项目提供敏捷制造、共享实验室等硬科技孵化服务手段,促进核心技术突破与转化、产业化。
刘航表示,今后中关村管委会将继续夯实科教、先进制造业等基础优势,更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关村力量。
“通过中关村管委会搭建的这个平台,我们企业可以专注从事产品技术,把基础技术研究交给高校和研究所,多方合作共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魏洪兴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