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的最大核心问题在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黄冬梅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我国工程科技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工科建设引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是我国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随着我国电力行业跨入能源互联网新时代,上海电力大学着力构建“宽厚重强”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黄冬梅教授看来,对接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布局建设专业集群,打破学科专业藩篱,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对于进一步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电力大学在实践中,着力推进培养具有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兴工科专业人才。” 黄冬梅告诉《中国科学报》,因此学校全面推进“宽厚重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从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全面实施大类招生、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年级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新体系转型。
上海电力大学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培养人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就是主动对接国家能源电力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国家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紧缺人才。围绕这类需求,学校改变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尝试真正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工科专业技术模式,构建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
2018年,针对核电新能源建设,上海电力大学设立了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2019年,学校融合多个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力量,新增了新工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今年,学校又对接国家紧缺的集成电路领域,顺应国家能源互联网的整体发展,综合多个学院的力量,超前布局了“集成电路系统与设计”“能源互联网工程”和“综合能源服务工程”3个新工科专业。
除了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上海电力大学还十分注重在传统工科中注入新工科的理念和元素。黄冬梅认为,比起建立新工科专业,用新工科理念升级改造原有专业的工作体量更大、难度也更大。
在这方面,上海电力大学通过推进学科大类或跨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依据专业分流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体现“宽厚重强”的理念,可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建设“线上+线下”金课、构建“平台+模块”等方式,打破传统单一、割裂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在更高的程度上得到统一。
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是上海电力大学用新工科理念升级改造原有专业的另一项有益探索。上海电力大学新校区坐落于浦东临港新片区,国家多项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在这里布局。学校对接区域发展优势,与临港集团联合打造了人工智能学院,通过学生实习,共建课程,邀请专家进校讲课等多种方式,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为临港地区高科技产业校企合作探索共赢新模式。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本科教学水平,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近年来陆续派遣青年老师到电力企业进行全脱产实践,与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与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育人基地。同时,学院还不断推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实践项目,先后建立了3D打印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机器人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和节能减排创新工作室,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构建了工作平台。
在上海电力大学描绘的人才培养蓝图中,将充分利用新工科思维打造大能源电力集群专业,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发电、输电、配电、送电、用电和管电全链条过程的各个专业学科,服务中国电力产业的人才需求。
“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推进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现阶段,线上教学已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数字化将成为新时代新工科教育的必然趋势。
“如何用信息化、数字化重新塑造传统工科专业?我们想到了‘云大物移智’。”黄冬梅所说“云大物移智”,是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这些在电力能源行业运用的新技术也正运用在教学中。
据悉,上海电力大学还在新学年推出“线上微专业”。以目前主打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学校精选计算机专业中的4、5门核心课程,利用线上教学、线下定期辅导答疑的形式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开放选修,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