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卓文 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5/17 22:19:44
选择字号:
“一流大学 一流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学与大学出版社之间如何相互支撑、共同发展?5月17日,作为同济大学112周年校庆、同济大学出版社建社35周年的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同济大学出版社承办的“一流大学 一流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姜复生,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发展研究院院长韩建民,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全体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同济大学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专家学者,同济大学出版社主要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会议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段存广主持。

会上,邬书林作了《抓住机遇 把握功能 提升大学出版学术水平》的专题报告。他谈到,当前我国大学出版发展正面临良好的机遇,一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强国的意见》等文件的颁布,为出版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要把大学出版放到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大目标下考虑,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格局下考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找到出版的着力点;二是我国科研成果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包括人员队伍的扩大、研发投入的增长、高水平论文、专利产出等方面;三是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出版社打下了坚实基础、良好条件,今后要有更高站位的战略定位;四是现在大学办企业的政策调整为大学出版的整合和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宽广舞台。

如何把握这样的发展机遇?邬书林指出,要准确把握大学出版的社会功能,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宣传好一个理念,一流大学办著名大学出版社、出世界学术精品;第二,明确一个宗旨,大学出版社是大学使命的延伸与拓展:第三,讲清一个道理,学术精品与商业运作并行不悖。他进一步指出,要与时俱进提升大学出版水平。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使学术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作流程、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抓住信息技术进步的机遇,服务科学研究、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社会生活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发展研究院院长韩建民、同济大学文科办主任陈强、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等主讲嘉宾,分别围绕如何做好主题出版、“一流学科”与“一流出版”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语境下的一流人文社科出版、做好教育出版对建设一流大学出版出版社的重要性、大学出版社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途径、大学出版社如何推动出版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华春荣以《打造”城市+“出版品牌,助力“双一流”建设》为题,分享了同济社在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出版”中的思考。同济大学出版社经过35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1个出版核心(城市建筑)、4个学术出版特色(交通、环境、生命科学、基础科学)和2个文化出版特色(德语与欧洲文化、人文与艺术),始终围绕着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对于今后如何更好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同济大学出版社将立足几个方面:一是紧扣并依托学校的一流学科,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二是紧扣并依托学校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和平台,服务于上海、国家战略;三是紧扣并依托学校一批一流学者,打造同济学术出版品牌。进一步来说,要加强顶层选题设计和策划,在原有出版特色上拓展,打造“城市+”出版品牌,构建两个新型平台的支撑——以“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为特色的国际化出版平台、以“全球城市基础设施”为内容的学术支撑数字平台。以此,将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真正融入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去,全力支撑具有同济特色的学术出版传播体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