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正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3/13 21:36:51
选择字号:
请把“奥数热”转化为“数学热”

 

近日,第十一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竞赛结果公布。中国队6名参赛者有4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铜牌,1人获得鼓励奖;在个人成绩排名中,中国选手的最高成绩是第15名;在团体排位中,中国队排名第六。前五名分别是美国、韩国、塞尔维亚、以色列和俄罗斯队。而在2017年第九届此项赛事中,中国选手曾获得个人第一名和团队第三名的好成绩。

竞赛成绩传回国内,一时间“全军覆没”、“惨败而归”、“一题团灭”等字眼一度登上热搜榜,引发网络舆论热议。有舆论认为,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禁奥令”所致;甚至有舆论上升至中小学数学教育乃至中国数学的层面。

笔者认为,诚然,本届这一赛事成绩不甚突出。这仅仅是一个竞赛活动,更多地提供一个国际层面的中学生数学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而竞赛成绩不能也不必承受那么多解读。例如,一个餐厅在一次面点制作比赛中成绩不佳,不代表餐厅整体厨艺水平不高。也许派出的厨师不是最强的,也许参赛厨师有个人失误;而且,体现餐厅厨艺整体水平也不仅仅看面点制作,还有炒菜等诸多其它厨艺方面。一次成绩不代表最终成绩、一个赛事不代表实力水平,奥数不代表数学!正所谓“竞赛千万条,学习第一条,仅为逐名利,成效两茫茫”。

“奥数”一词来自于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为了选拔与培训学生参加奥数竞赛,曾有一段时间把“奥数”成绩与升学高考等挂钩。于是乎,出现了六十多岁老奶奶在校外培训机构陪孙子辈一起学奥数的“奥数热”。而这种“奥数热”的本质更多在于利益,而不是兴趣。基于兴趣发展的奥数,才会走得长远而有意义;并且,不少奥数竞赛获奖者未来成为数学大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少家长问我: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我认为学奥数对于青少年脑力锻炼、思维逻辑、兴趣培养、发掘专才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和需要学“奥数”的。极少比例的具有特殊潜质的青少年适合学习奥数,而能去登顶国际奥数竞赛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为了比赛,还需要专门的选拔与培训。

相对于“奥数”,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本源——数学。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基础学科,是科学的基础,是描述世界的通用科学语言,也是各学科与工程领域的基础。数学无论对个人发展成才,还是综合国力增强,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更希望看到社会把对“奥数”的这份热情转化为对“数学”的热情。正如,我们为获得了更多的奥运金牌而高兴,但更希望看到国人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数学无论从其学科的内在美,到对其它学科的基础支撑,到对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是毋庸置疑的。“万物皆数学”,新科技时代无一不需要强大的数学作为基础,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

华为成立数学研究所,马云组织数学家交流,张恭庆院士应邀在中央办公厅做“数学与国家实力”讲座,这些更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数学热”。

正如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所言,我们欣赏数学,我们需要数学!

(王正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教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