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下旬第一次采访李佩成院士。
李佩成院士(左)与项目负责人王景荣在工作总结会议上。
2018年6月27日,采集小组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李佩成院士出席会议。
年过六旬的摄像师衡平堂(前右)和王树岭自带设备、神采奕奕。
■衡平堂
2016年11月下旬的西安,秋风瑟瑟,窗外树上的叶子开始掉落,室内,虽然有暖气供应但温度并不很高,已经82岁高龄的李佩成院士正在镜头下侃侃而谈。
他从自己的童年讲起。先生讲话语速舒缓、风趣而幽默。他说自己出生在陕西乾县,因为缺水,也叫“干县”。他曾做过一个梦,梦到了与水有关的事情,少年时期就知道水利专家李仪祉,也是从小受他的影响,后来报考了杨凌西北农大的水利专业,立志要解决家乡的缺水问题,为国家的水利事业作出贡献!
李佩成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小学到大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直至大学毕业被国家选中,成为最早的留学苏联的副博士。由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求学过程也一波三折,充满艰辛,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一个多小时的初次采访,使我们对李佩成先生的身世、童年、求学过程有了大略的了解。这样的采访在前后5个月时间里经历了3次,影像记录近4个小时。从出生谈到求学成长、从教学谈到科研,谈学习、谈工作、谈人生、谈社会、谈科学技术、谈哲学思想,从他纷繁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老科学家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丰富的人生阅历,刻苦学习、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顽强精神,时时处处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造就了他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也为日后能成就大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很多科学家不同的则是李佩成先生在水利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闪烁的哲学思想,这一点我们在采访他人的过程中不断被提及。他一生中待过几所大学,无论在哪里,无论学什么内容,他都刻苦认真。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工程院院士,他不但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对哲学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通过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形成了自己深遂的哲学思想,并把它灵活地应用在自己的工程实践中。譬如治理水患中,他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以疏导为主,堵漏为辅,因地制宜,治理水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同行的独特人格特征。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摄制组一行五人用了3天时间来到杨凌农林科技大学进行采访。这里曾是李先生就读的大学,也是他作为领导、担任副校长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分别采访了现任副校长、先生的博士生、现任教授、图书馆长等七人。
在他们的印象中,李佩成先生作为导师,要求严格,对待他(她)们的实习作业、毕业论文从格式到内容,论点、论据都要求翔实准确,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敷衍潦草,从来都是要经过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反复实践才能获得通过;作为领导他又和蔼可亲,无论是对学生、老师或者同事,都是能帮就帮,生活中的关怀无微不至,在工作中的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图书馆长对李佩成先生的评价。他说:“在理工类科学家中,能认真研读哲学、把工程实际与哲学思想结合起来,并且不断地从古代水利工程中汲取营养,用人文思想和精神总结经验、拓展思维的,李佩成先生这样的很少见,他是有大家风范的人!”
这样的评价在我们以往采访过程中也是少见的。
2017年4月20日,我们去礼泉、乾县一带农村采访,主要了解李院士当年在那里的工作情况。无论是同时期和李院士一起工作过的老师,还是当地农民都对李先生的为人、处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尤其是谈到他在深入农村调查水资源以及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能吃苦、不摆教授架子、勇于克服困难、能以身作则的精神给他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当年和李先生一起工作过的农村干部回忆起当时在一起工作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他感叹当年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更感叹教授与农民能打成一片的鱼水之情和精神。
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和群众基础,李佩成先生在那里的科研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当地旱涝不均、水灾和干旱并行的矛盾。
采访过程中一项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找到了李先生当年在那里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水泵,那台设备虽然不大,已经锈迹斑斑,并且被废弃在一家农民的后院里,但他们并没有把它当作废铜烂铁卖掉,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这件器物不应该卖,冥冥之中觉得它可能还对李教授有用,还会派上用场。作为采访者,我们感到很吃惊,也很感动,因为我们正在寻找这类实物,确实也派上了用场。
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我们在省内外已采访近20人次,从专家、学者、教授、博士到政府、学校、农村的干部、农民,凡是与李佩成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上有过交集的,重大事项、重要生活的亲历者都经过了录音、录像、照片拍摄、文字记录等,也收集到了很多实物,这些工作也都得到了中国科协的肯定和表彰。
2017年8月,我们摄制组一行三人赴新疆石河子李佩成先生的节水灌溉和水利气象科研基地采访,在那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科研成果为新疆农业建设兵团作出的成绩和贡献,也看到了大数据、卫星导航、测控技术在水利监测方面的应用。他带领的的团队已经为新疆的水利事业、农业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虽然采访的过程很辛苦,从方案的制定、人员联系、时间地点的约定到查询天气预报、交通工具的确定、具体实施采访和拍摄,项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采访和拍摄中所遇到、看到、听到的许多人和事带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感动。
通过采访,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水利科学家,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勇于吃苦、敢于吃苦、攻克难关的钻研精神,还要有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合理应用的科学态度以及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等,只有具备了这些优秀品质,才能从一个普通科研工作者、教师成长为科学界的参天大树,才能称之为对国家建设、人类生存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其实,在社会这所大学堂里,只要你愿意留心观察,凡是能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他的品质、人格、人生一定不同于常人!他们所经历和处置的不管是小情大事,都会带给你思考,就像一粒种子,它的生根、开花、结果一定会影响周围的土壤。通过对李先生的生平、成长过程、教学科研以及和他有关人物的采访,我们不仅感受到他的科学成就,也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并且学到了他用哲学思想观察现实社会、解决社会矛盾以及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人性的善良、快乐和感动!
虽然我本人已经退休几年,进入一般人眼里的“六十耳顺”之行列,按理也该安享晚年,但是看到80多岁的李院士还如此好学、如此勤奋,我就觉得,和他相比,我还“小”呢,还可以干很多事情。我做该项目的摄影摄像师,拍摄了不少照片和影像资料,但我觉得,我在这个课题组最大的收获是因为近距离接触李院士得到的心灵升华!
(衡平堂系长安大学教育技术与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李佩成采集小组”专任摄影摄像师)
《中国科学报》 (2018-08-20 第8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