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根
王楠
■本报记者 韩天琪
以批判性思维为课程训练核心的大学写作课程在国外的世界一流高校中并不鲜见,而在我国,这一课程正方兴未艾。
日前举办的首场“清华名师教学讲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计划到2020年,这门必修课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课程共同负责人彭刚说:“‘写作与沟通’课程定位为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以期通过高挑战度的小班训练,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比清华大学更早,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在2015年已经开设了大学写作这门课。
世界一流高校的新生必备
2014年,国科大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作为一开始就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世界一流高校的国科大,自然要在课程设计上向世界一流高校看齐。在时任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和副校长席南华的支持下,国科大人文学院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展开了对中美一流大学写作课程的调研。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美国常春藤联盟学校等开设的写作课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并配备了专门的教学人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国科大人文学院副教授、此次调研的主要负责人王楠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美国一流高校很早就开设了写作相关课程,而且基本上所有高校都有。“写作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而当时的国内其他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写作课程,但还是更倾向于知识性、格式性的应用文写作,以批判性思维作为授课核心目标的课程在国内尚属比较新的尝试。
结合国内外调研结果,国科大决定在2015年春季学期对已经入学半年的2014级本科生开设《大学写作》,并将这门课程以一年级本科生必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
“开这门课的初衷有两方面。一是在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的目标下创新课程设置;二是解决本科生在升入大学后面临的写作难题,即如何从高中作文过渡到学术论文。在高中阶段养成的应试思维与在大学阶段需要具备的研究型思维差异很大,后者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很好地论证这个观点。”王楠介绍到。
开课4年来,这门课程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相关课程调查显示,学生们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能从批判性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在批判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得出自己的见解”“写文章逻辑顺畅有条理了”等。
大学写作学什么
“在写作课的培养中,我们不是很关注学生到底用了哪个词,用了什么样的句式,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王楠强调,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要有立场的,要对所接收到的已有信息和材料有所分析。“我们要教会学生,如果要让我对这个问题提出观点的话,我应当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选择充分、可靠的论据对这个观点进行论证。”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本阅读与写作实践的结合,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构思、撰写和修改文本,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
根据这个原则,国科大《大学写作》课程划分为5个单元。“问题意识”、“论证分析”、“综合训练”三个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明确的观点以及围绕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论证。考虑到国科大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科普是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之一,“科普写作”成为课程的第四单元。而“交流与总结”单元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媒体编辑、评论员走进课堂,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就写作中的问题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根据国外的经验,这种课程以20~25人的授课效果是最好的。这样最大程度保证了这种课不是老师在上面讲怎么写,学生只是在底下听”,王楠说。因此,国科大的《大学写作》课程采取的是研讨班的教学形式,每班选课人数限制在20人左右,以阅读材料、课堂讨论、教师点评作业与学生互评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授课教师是由来自国科大人文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17位年轻教师组成,充分体现了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不过由于国科大研究生数量巨大,该课程尚未在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研究生也要上写作必修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荣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的经验,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方面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论文写作规范,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时间仓促等原因导致论文的写作质量不高。”
蔡荣根认为,在研究生中开设写作课程还是有必要的。“在我的研究领域,研究生的工作大部分是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科学论文相对来说不需要太多的修饰,重要的是思路和论证清晰。”
除此之外,蔡荣根还提出,对于研究生的写作课程主要应关注写作规范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引用文献等,科学论文一定要严谨,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出处。”
据了解,以学术写作规范和科研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课程已经于2008年在国科大的一年级研究生中作为选修课开设,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大家都很期盼这门课程能够进一步推广。期待未来“大学写作”也能成为研究生们的必修课。
《中国科学报》 (2018-06-04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