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一缕如线,为滇池珍味。”徐霞客笔下的金线鲃,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今秋,云南省会泽县的养殖示范基地获得丰收,每亩水产品产值可达5万元,其中主要品种就是经选育的滇池金线鲃。然而在十余年前,滇池金线鲃还是国家保护动物。
为维护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课题组从2000年起,致力于滇池金线鲃的保育、种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研究,自2007年获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以来,至今已实现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增殖放流,更具备年产千万尾鱼苗的能力。从濒危物种到具有显著价值的产业资源,滇池金线鲃正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例范本。
两笔经费挽救“滇池古董”
这得从2003年的一通陌生电话说起。
“你好,全球环境基金(GEF)计划资助你进行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感兴趣吗?”显然,电话那头的GEF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官员托尼·维克多,已经对滇池生态和杨君兴的科研工作有着详尽了解,杨君兴此前关于抚仙湖鱼类的生物学和资源利用研究引起了GEF关注。
杨君兴当然感兴趣,但仍有些将信将疑。于是维克多又强调,这笔逾98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由世界银行管理和发放,但不存在还钱的问题。
而滇池金线鲃自320万年前滇池形成之时就出现了,被称为“滇池古董”,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并且杨君兴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金线鲃还能通过大量捕食银鱼幼苗,进而有助于抑制滇池蓝藻暴发。
2004年,从滇池入湖河流盘龙江上游的牧羊河,杨君兴团队引入200尾野生滇池金线鲃,以此为基础群体展开了选育工作,力图找出其适宜生存的水温、水速、pH值、饲料成分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在人工条件下实现鱼苗的成长到性腺成熟。
经历4年的失败和探索,杨君兴团队首次在2007年突破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技术。第一批只繁殖出几百尾鱼苗,但杨君兴和团队成员仍异常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滇池金线鲃成为继中华鲟、胭脂鱼之后,我国繁殖成功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的淡水鱼类。
这一年,时任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从其省长经费中拨出600万元,支持杨君兴团队继续进行相关物种保护和人工繁殖研究。
产业化品种有了“身份证”
明代药籍《滇南本草》记载,滇池金线鲃可以入药。杨君兴团队也找到了一些科学依据:检测发现,这种鱼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含量达到16%,是有检测记录的国内淡水鱼中含量最高的,相较之下,草鱼DHA含量只有约3%。
这说明滇池金线鲃不仅有重要生态价值,同时也具有重大产业价值。
在继续优化研究的基础上,2008年,滇池金线鲃子二代成活率已逾八成,并形成了“海菜花—滇池金线鲃—背角无齿蚌”的立体湿地恢复土著物种模式,后在滇池南岸、西岸成功恢复了两片湖滨带湿地。2009年至今,已有800余万尾滇池金线鲃的人工鱼苗被放流回滇池流域。
然而产业化的道路仍是漫长,要克服生长周期、成本和病害风险等各种挑战。“如果不能稳定、批量地供苗,如何让养殖户以此养家立业?”杨君兴感到责任丝毫没有减轻。
经过4代选育,杨君兴与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育成了新品种“鲃优1号”。其养殖周期缩短到了24个月,对于水产养殖的世界性难题小瓜虫病的抗病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水产种业发展论坛上,“鲃优1号”正式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
在此前举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专家组着重肯定了“鲃优1号”对云南其他土著鱼类新品种选育的示范作用。
有望成为转化样本
“‘鲃优1号’目前售价五六百元一公斤,又有市场影响力,具有很好的养殖附加值。”云南会泽县养殖户李建友已经与杨君兴合作了三年多时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试验示范养殖过程中,他也在探索更多养殖模式,包括集约化流水养殖、稻田微流水养殖、净水池塘微流水等,希望为滇池金线鲃的进一步产业化多探些路。
杨君兴介绍,我国西南石灰岩地区水体偏碱性、水温低但水质清洁,不宜饲养“四大家鱼”,却符合金线鲃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因而非常适合通过推广“鲃优1号”进行科技扶贫。
2016年、2017年,“鲃优1号”已在云南西畴、会泽等地推广养殖263亩,新增产值4700万余元。昆明动物所还与十余家地州单位、企业合作进行“鲃优1号”规模化养殖,助推当地养殖致富。
曾徘徊于消亡边缘的滇池金线鲃,正在“游”回百姓餐桌。然而,对于云南省来说,其淡水鱼土著种数、特有种数均居全国首位,这份资源优势却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国是资源大国,如何将一个物种从濒危,培育到具有产业规模、可持续利用?希望滇池金线鲃能够成为示范。”杨君兴仍在进行品种优化工作,希望不久的将来“鲃优1号”能有更好的生长效率、饵料系数,获得更高的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