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高
乡村是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基础板块,当前我国乡村正迎来一场新的、深刻而伟大的建设高潮。这既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经过漫长的乡建道路探索,连续近40年积累的建设进展,也是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因应国际政治经济变化,国家大战略调整的结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乡建高潮将起未起之时,进行建设战略目标与方针的讨论,对于避免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减少失误,推动全局性建设高潮的到来十分重要。
近期乡建中有一种倾向,就是部分成功的企业到乡村大片流转土地,经营经济作物或相关项目,美其名曰:农民可以从出租土地得一份收入,然后再从受雇于该企业得到第二份收入,因此是一桩包赚不赔的好买卖!很显然,按照工业化思维,这话听起来确实有道理。但从近年来大量的实践看,这种方式利少弊多,往往失败。
首先,这类从农业生产子系统开进的企业,多半靠信息不对称或技术不对称,再或经营特殊产品获益。这样的项目即便短期成功,一旦信息与技术走向均衡,效益便减低,难以持久下去。
第二,多数这样的企业得到当地政府鼓励,流转土地后经营普通项目,长期赚不到钱,成了“鸡肋”项目,始乱终弃。
第三,企业拿到土地,意在最大限度获利,极少能按生态资源要求经营项目,多选择搞高档蔬菜、精品水果、特种养殖等耗水或高污染资源项目。结果使当地资源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种情况发生后,政府出于是引进项目,自己搅在其中,不好干预,有时还给点资金支持,缓减矛盾。但长远看,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难能有好结果。
第四,村民与土地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共同体关系,合则同利,分则两伤,一旦离开土地,特别是上了楼,其生活成本必升,生活质量固降。加之村民相对于企业处于经济实力绝对弱势地位,心理压力顿显。
今日乡村贫、老、弱、病趋势人人皆知,村民既失土地,又无路挣钱,两相夹击,往往坐吃山空,人心惶惶。如此民心不定,企业难安,乡建工作终陷被动。
当代乡建的根本任务是服务乡村,服务全体乡村社会成员。是采取导入新力量主导乡村发展,还是全心全意依靠村民自主经营发展,这是两条道路、两种结果的大是大非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建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明确认识到,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人。我们应诚心诚意、坚定不移地支持当地村民自主建设,发展生产力,繁荣乡村,为城乡和谐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乡村为地理系统中除城市地理系统之外的系统。地理系统性质决定了农业生产子系统、乡村社会子系统与社区资源环境子系统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乡村系统。依此结构可将今日乡建路径归纳为三类。第一,农业生产子系统的路径,如甘肃省吕坪合作社从马铃薯生产经营入手的方式。第二,社会子系统路径,如山西省蒲韩合作社最初就是从妇女健身活动、跳广场舞开始的。此外,河南省罗家村乡建、安徽省南塘合作社建设也是由社会子系统导入开始的。第三,社区资源环境子系统路径,如安徽省合肥市三瓜公社南瓜村建设始于村庄改造建设。现实案例中也有两条路径结合导入的情况发生,如河南省郝堂村建设是社会子系统与社区资源环境子系统结合导入开始的。
需要重视的是,无论是单一或两条路径结合启动乡建工作,都将很快面临向乡村综合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即都要求走向以农业生产子系统为抓手,乡村社会子系统为主导,社区资源环境子系统为基础、统一建设的方向。假如一段时间后农业生产子系统不能建设好,那么乡建工作就将遭受反复的“皮肉之苦”;如果乡村社会子系统建设不能跟上步伐,乡建工作就会陷入长期的“心腹之痛”状态;而倘若乡村社区资源环境子系统处理不到位,乡建工作则终将难免“性命攸关”的生死考验。乡建工作中客观存在的三元短板效应原则,曾使许多人吃尽苦头,屡屡铩羽而归,其教训惨痛,要注意汲取。
乡建工作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但却彰显出乡建工作的特殊性、科学性、客观性与戏剧性。这也充分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以产业革命、文化革命、政治革命为基础的社会革命。实践中要始终谨记乡建工作至细至微,乡建作用至大至远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乡建无小事,谁轻慢待之,谁就将受到现实的嘲弄与惩罚。
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反复证明,今日乡建工作在客观上要求应当以村庄范围内综合农业合作社为基础,有余力则向整个村庄、多村庄合作社或联社发展。例如,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山西省蒲韩合作社已吸纳社员3865户,合作社综合服务稳步推进,集体合作经济充满生机活力,获得了社员的衷心拥护。这一案例展示了新型综合农业合作社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在今日乡建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7-07-05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