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进入6月下旬以来,上海黄浦江堤岸边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闸蟹纷纷上岸的景象,充分证明了中国水科院东海所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工作上的突出成效。
10多年来,东海所研究员庄平带领的河口渔业科研团队,专注于长江口渔业生态与保护工作,特别是建立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模式,查明了资源衰退机理,建立了修复养护技术,实现了科学管理利用,使枯竭达21年之久的中华绒螯蟹资源恢复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当今国际上水生生物资源恢复的成功范例。据监测,2017年长江口蟹苗资源发生量达67吨。
庄平认为,近期黄浦江边出现大量幼蟹的最主要原因是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幼苗资源大量增加。长江口是我国中华绒螯蟹最大的产卵场,持续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和产卵场功能恢复工作,使近年来长江口蟹苗资源量恢复到50吨左右的规模,达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的最好状态。
东海所将持续开展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和优良种质保护利用工作,为长江口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重要技术支撑。(兰欣)
《中国科学报》 (2017-07-05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