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起来,今人尽管已经没有让动物陪葬,更不会让活的动物陪葬,但是,在对待动物上,并没有真正按照生物多样性原则进行切实的保护。
■张田勘
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钻探工作中,通过对道路系统的局部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其中发现各类动物数千件,是目前发现动物种类最多的中国帝王陵。这些动物包括真实动物随葬和以陶、铜模拟的动物。
考古证实,秦代对动物的利用至少达到12种。从种类来看,皇陵中的动物园体现了古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就是利用动物,包括让动物为人干活,为人们提供食物、衣物和使用物质,以及供人们娱乐。
皇陵中的这些动物中,马的数量特别多,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一种战略资源;鹿、麂是野生动物,是体现狩猎行为的产品;鱼鳖、鸡羊属于可食用动物;蚌贝等属于装饰品。不过,天鹅、鹤等禽类动物较为罕见,具体意义尚不得而知。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秦始皇陵的动物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习性,并学会了驯养与利用。而且,陵园7号坑展现的是人驯养禽类动物的场景,表现出人与禽类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
古人对待动物和自然的态度,或者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就优于今人,即人与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确实可以进行对比。
首先是在对待动物的伦理上,是否有仁慈对待动物的理念。这在早于秦始皇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例如,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但是,这只是孟子所说的君子的态度,并不说明人们对待动物普遍是仁慈的,因为君子不忍动物被宰杀,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躲起来而已。更严重的是,在秦始皇陵还发现了秦人用活的家禽、牲畜陪葬。也许,这在当时来看并非是对动物没有仁慈之心,因为为皇帝陪葬还涉及活人,因此,让活的动物陪葬就更顺理成章,并非是虐待动物。但按照今人的观念看,这当然是对动物的不仁。
另一方面,皇陵中的大量动物也反映了古人并没有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保护动物的观念显然比较淡薄,因为除了马这种实用性最强的动物数量最多之外,数量其次多的是珍禽异兽及水禽,例如天鹅、鹤和鸿雁等。联系到古代埃及也有木乃伊猫、狗、鳄鱼等出土,说明古人认为动物只是人的附属品,可以随意处置。
那么,今人的动物世界是否就意味着比古人的先进和更符合科学理念呢?生物多样性是现代人推崇的一种观念,其核心是,地球和自然界需要丰富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人类世界的需求,并且从更高的伦理角度讲,这个世界不只是人类的,也是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它们也与人一样有在这个世界生存的理由。人们可以利用动植物和其他物质,但是需要保护它们,并尽其可能维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只有人的生存是不够的,还要让其他生物生存,世界才是圆满的和可爱的。所以,live and let live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也因此,这是今人区别于古人的看待人与动物关系的准则。
不过,这只是现代人的一种理念和准则,在实际中未必能得到体现。仅在2016年10月期间,在天津、唐山两地就出现两大片捕鸟区域,捕鸟鸟网有2万多米,志愿者解救的活鸟近3000只,但挂在网上的死鸟就有5000余只。事实上,在此之前由这2万多米鸟网捕获的鸟和致死的鸟有多少,不得而知。这样的行为当然比秦始皇陵中让天鹅、鹤等珍稀动物陪葬还要低劣,至少前者的墓中还知道不能把所有种类的鸟都拿来陪葬,但当今却有对所有鸟类全部捕获和捕杀的案例。
而且,对于珍稀动物,今人还采用了更为残忍的方式进行捕杀。10月24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扎格斯台苏木的洪图淖尔发现死亡候鸟259只,其中小天鹅233只,绿头鸭26只。送检的候鸟死体样本体内检出克百威成分,初步认定是人为偷猎投药。克百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市面上毒性最强的农药之一。小天鹅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绿头鸭也被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
比较起来,今人尽管已经没有让动物陪葬,更不会让活的动物陪葬,但是,在对待动物上,并没有真正按照生物多样性原则进行切实的保护。因此,要让今人与动物相处拥有更为科学和理性的共赢态度和行为,还需要更多的科学传播、更强大的伦理和法律规范,至少要让今人在保护动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上超越古人。
《中国科学报》 (2017-01-20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