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琦
这两天,不少媒体都在为两会上的部长们点赞。
教育部部长回应“二孩”给教育资源带来的压力,住建部部长“接招”房价暴涨问题……今年出现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的,不再是部长们躲避的身影;相反,好几位部长主动走到媒体面前,回应民生关切。
这条百米红地毯上的变化,折射出两会的开放度、透明度日渐提升。当然,会场内外凝聚着民生、民情的“两会好声音”也日渐“唱得响亮”。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代表一看到有记者走来便用手捂住胸牌速速离开;有的还没等记者提问便微笑着摆摆手说:“我没什么好说的。”
诚然,被镜头和话筒包围,代表们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可仔细琢磨一下,媒体关注的,其实不仅是代表本身,更是代表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精心准备的议案建议;代表要面对的,也不仅是媒体,更是媒体背后的亿万公众。代表的失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
有政协委员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两会代表和委员的观点是否能够充分通过媒体展现出来。”
的确,媒体的公开报道也可以成为促进代表委员履职的重要手段。
也正因如此,代表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在舆论场与媒体的聚光灯下仗义执言,反映当下中国最真实的民生,触发这个时代最鲜活的脉搏。
《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