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好像我的预测不对!”下午四点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委员走到之前采访过他的记者身边,划着手机,念叨着,“人输了,不应该啊!”
让他感慨的是,堪称世界顶级棋手的李世石,在一场举世瞩目的围棋比赛中输给了人工智能。
“我之前认为李世石可以赢。”王涌天是一名围棋爱好者。他指着网络上的棋局,分析着:“诺,机器下棋没有美感,它就是采用贴身肉搏战术。如果是两位人类高手下,一般不会下成这样。”
但是,机器胜了。这让王涌天觉得“有点吓人”:“就像霍金说的,要警惕人工智能的威胁。”
而对这一结果,科大讯飞集团董事长刘庆峰代表毫不意外。早些时候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将赌注下在人工智能程序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处理围棋下法已经没有逻辑上的难题,尤其是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演进,机器可以学习几千万真实的对弈棋谱,实力增长迅速。”
有人提出了“技术奇点”的概念,用来指代机器变得超级聪明的时刻。奇点将至吗?“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维持了他一贯的“淡定”。在潘建伟看来,解决任何规则明确的问题,如果要“pk”,结果都应该是计算机战胜人类,不确定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颠覆”。“我坚信既然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智力也一定有限;机器更是如此,因此不存在什么“奇点”问题。
人工智能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为时尚早。中科院院士吴一戎委员指出,现在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依靠的是“数学”。
不需要担心,也别过度解读。计算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惠民委员直言,不要夸大这次人工智能胜利的意义。“有些人工智能处理的是‘可测度’的问题,各种棋类游戏,不论多复杂,规则是确定的,变化是有限的。若计算资源和算法强到一定程度,电脑总是会胜过人类。但很多领域是不可测度的,包括人的创造力。人工智能胜了,但是设计程序的还是人。媒体从一盘棋输赢,就说‘电脑战胜人类’,不妥。”
正如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所言,无论这场棋局最终结果如何,都是人类的胜利。它值得高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委员笑道:“这说明人工智能变强了!”这次人机大战世界瞩目,但人工智能的概念远比“下棋”深远。“现在我们拥有了大数据和网络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未来很多产业都会人工智能化,中国工程院也正在推出人工智能2.0计划,为的就是抢占这个时代的技术制高点。”
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却已经随着这次棋局的胜利,被推到了人们眼前。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委员表示,围棋人机大战或许将扮演“起爆器”的角色,助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吸引更多人投身相关研究。
“今年可以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江苏擎天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委员认为,AlphaGo的胜利会产生巨大影响,“国内技术开发者也会跟进,把人工智能应用作为一个追赶方向。不用太久,应该在5年左右,人工智能就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怎么改变?比如,王涌天的研究方向是虚拟现实,他展望起人工智能对虚拟现实的影响:“戴上头盔,步入虚拟游戏世界,你可以跟具有高度智能的虚拟人进行交流。这样一来,人就真的能获得第二人生了。”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培育人工智能等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在国家战略中,人工智能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刘庆峰代表认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就在这3—5年,这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球下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和“必争之地”。(科技日报北京3月9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