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华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29 10:11:03
选择字号:
唐华俊院士:华北应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唐华俊 

在当前我国粮食库存相对充裕的形势下,华北地区应当加快品种改良和调整农艺栽培管理措施,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更好地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华北地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该区域近50年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下降速率高,造成华北水资源严重不足,给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面对日趋严峻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华北地区如何保证粮食丰产增收?其增产潜力有多少?这需要充分考虑华北地区地下水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要保障粮食安全,也要重视生态安全。总的来说,在当前我国粮食库存相对充裕的形势下,华北地区应当加快品种改良和调整农艺栽培管理措施,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更好地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导致华北粮食生产的光、温、水、热等气候资源条件变化,使得冬小麦生育期总体上缩短了10天左右,营养生长期缩短,生殖生长期延长,整个生育进程缩短。这就要求进行新的品种培育和改良,通过调整播期来适应这种变化。

过去华北地区冬小麦整个生长期需要浇水四次。通过旱作农艺技术的使用,现在部分华北地区开始实行非充分灌溉,即生长期浇三次甚至两次水,能够保障产量达到亩产800斤,而不是需要大量灌溉水才能达到的每亩1000斤。

我们的科研团队在华北地区调研发现,这些旱作技术的效果较好,既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也不会消耗太多的水资源。华北地区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给予少浇水的农民一些补贴,再加上农业水价调节,多种措施齐下,华北地区的旱作农业应该可以快速发展,实现较大的节水空间。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华北平原的用水紧张情况。为此,建议华北地区封存地下水漏斗区,不允许再使用。当然,考虑到目前我国粮食供给状况、农民的接受程度以及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情况,漏斗区封存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

总体来看,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存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的平衡问题。但近年来农业用水量总体上是不断下降的。(本报记者李晨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12-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