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董兰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14 7:55:18
选择字号:
万绍明:“制作人生”的平凡之路

 

科学网开封讯 (记者史俊庭 通讯员董兰兰)他动手能力极强,操作间和办公室里放满了飞机模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不久前,他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制作的载重5公斤航拍机顺利完成了校园航拍任务。

他研发的电化水处理装置被新加坡、成都等地的公司采用,净水成效显著。

他不慕名利,唯独钟情于设计和制作,在河南大学工作了三十余年仍是中级职称,2016年元月他将从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退休。

他就是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万绍明。在学生眼中,他是随叫随到、热情亲切的“万老师”;在同事们看来,他是实验室和家两点一线永远停不下来的“老万”。

在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四楼靠近楼梯的位置,有一处近百平米的操作间。走进操作间,各种各样的器材、零件、工具十分凌乱,循着“叮叮当当”的声响望去,万绍明正在低头忙活着,用钳子敲打着手中的铁棍。他穿着深灰色的格子外套和浅蓝色的牛仔裤,裤脚处挽了起来,脚上是一双轻便的塑胶底棉布鞋。

操作间里,一架尚未完工的直升飞机占据着大部分空间,这是万绍明三十多年的心血结晶,他给这架飞机命名“和平鸽”,寓意和平安泰。万绍明说:“它的整体架构已经完成了,还有座舱和蒙皮没有做,完工之后就可以试飞了。”说话间,他便带着记者来到办公室,开始讲述他的“制作人生”。

从小就是个“技术控”

万绍明自小就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尤其喜欢飞机。三岁时,父亲给他叠的纸飞机比同龄人的纸飞机非得更高更远,他很好奇,父亲告诉他在纸飞机前端加一个“飞机头”,这样多了一个利于飞行的结构就能非得更远。从此,万绍明便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上小学,父亲就要求万绍明自己修玩具,这让万绍明印象深刻,也激发了他对知识对技术的浓厚兴趣。他说:“父亲告诉我,别人已经做出来了,你连修都不会修吗?从那以后,我的玩具坏了都是自己在捯饬。”

小学三年级时,万绍明能够独立读懂文章了,就开始看各种参考书。那时候,他整天背着箱子去上学,箱子里除了课本和参考书,就是他做的一些小玩意儿。

四年级的时候,万绍明对电动机着了迷,于是找来一些材料,根据参考书中的描述,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电动机。然而这个电动机却不能转动,构造明明没有问题却不能运作,这让物理老师为难了。后来将电动机拆卸了才发现,万绍明用的漆包线的漆皮早已脱落了,这样电动机的绕组就失去了功能,自然是不能转动了。

10岁的万绍明用废材料做电动机这件事让老师们十分感动,从那以后,老师们就给他准备一些实用的材料,鼓励并指导他动手做一些东西。“我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说起儿时的经历,万绍明感叹自己十分幸运,“我遇到那么多好老师,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有机会去研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在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万绍明,于大风大浪中寻得了一叶扁舟。高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焦作市文卫农场,临行前,高中老师的一段话让他记忆深刻:“不要当一个普通的农民,要当一个知识农民,要将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到农场后,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万绍明组建了生物培养实验室,进行植物生长刺激素、生物防治等试验,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植。他还牵头建立了简易气象站,附近村民打麦子的时候总是会过来咨询天气状况,这为农民劳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下乡第三年,万绍明参加招聘,从农场转到焦作十三中学担任物理老师。教学之余,他最喜欢玩飞机模型,经常参加市航模队的活动。多年来,他始终初心不泯,从未放下“造飞机”的想法。

潜心制作永远停不下来

为了提高学术能力,寻求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1981年,万绍明来到了河南大学物理学院,成为一名研究员。

刚到物理学院,万绍明被安排在近代物理教研组,跟着刘俐珠老师熟悉各种仪器和实验操作。“刘老师尽心尽力地教我,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环境并掌握了光谱实验。”万绍明说。

物理学院给万绍明营造了充分自由的空间,为他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和条件,实验教研室组长王德健老师指导他尽早上手做一些复杂高级的实验。王德健经常对他说:“年轻人能干的就放手去干,能做的就尽量去做。”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下,万绍明来到河大的第二年,就拍出了360度全景全息照片。

物理学院的李纪恺老师对万绍明的影响很大。据万绍明介绍,李纪恺是当时物理学院公认的业务能力最强的老师,但他始终低调地做着实事,直至退休仍是讲师。万绍明在实验室30多年,一心想着设计和制作,至今仍是中级职称。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成立之后,万绍明就到了实验室工作。为了做飞机,他以摩托车发动机模拟,做成一个个模型,在一次次试飞中,探索着如何提高飞机性能,进一步完善。如今,他的操作间、办公室里放置着大大小小的飞机模型30多个。前不久,他为环境规划学院制作的载重5公斤航拍机顺利完成了校园航拍任务。

除了做飞机,万绍明还研制了电化水处理装置,这是一种水的改性装置,净水成效显著,被新加坡、成都等地的公司采用。万绍明打开电脑上存储的电化水处理装置的图片,介绍着每一种装置的不同性能。

孙承风老师自1986年来到物理学院就一直与万绍明共事,提到万绍明,他说:“他永远停不下来,一直在忙活。他动手能力很强,在做飞机上下了很多功夫,把工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制作上,通常到月底就没钱了。”

服务师生什么活儿都干

在实验室,万绍明经常做一些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很多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都来找他帮忙。他笑着说:“我就是个打杂的,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万绍明什么活儿都干,只要有需要,随叫随到。有时候办公室、实验室要安装维修一些小设备,万绍明就去帮忙。孙承风老师说:“老万对学生对老师都很热情,请他加工东西或是做些维修工作,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实验室里烧蒸馏水的设备坏了,研一学生栾康就去找万绍明。“上一次坏了我捯饬好了,这次是因为空气开关使用时间过长,老化了,要换新的,但这涉及到高压电,我不敢随便弄,所以就来找万老师帮忙。”谈到对万绍明的印象,栾康说:“万老师是个挺有趣的人,他办公室里有好多飞机模型,看起来他还挺爱玩儿的。”万绍明的操作间里的工具很齐全,师生们遇到些小麻烦都来找他。

就这样,万绍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于实验室与家庭之间。在旁观者看来,他的人生或许有些单调乏味,他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孤独,但他却十分享受这样的过程,因为他一直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2016年元月是万绍明退休的时间,问及退休之后的打算,他说:“我还是想继续做我的飞机,继续在实验室做些修理维护工作。”

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平凡的,而做好自己的事的平凡人绝不平庸。平凡的人就像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虽不是关键零件,却必不可少。万绍明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无为之处的有所作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